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為何中醫要通曉現代科學?

 為何中醫要通曉現代科學?


當中國內地的中醫藥大學提出入讀中醫者,必須是修讀過現代科學的學生,其中包括生物學或化學。


這入學條件合理嗎?


這條件是合理的,但不一定要有才行。因為先前若沒有修讀過生物學和化學的學生,在入學後可以補上一課就可以了;只是對學生來說,這時候才知道要讀這些理科科目,可能是他們根本就不喜歡或厭惡的學科。


所以,對學生來說,在入學前要求其先修讀過生物和化學,就能預先知道自己將來要讀的中醫藥學是甚麼的一回事。對學生來說,是一件美事。


然而,中醫學真的就是現代的理科科學嗎?

你若是這樣想的話,這就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只懂得現代理科科學的醫者,極其量只是一位西醫學者,並不是【黃帝內經】所要求的中醫學者(也就是正確醫學的學者)。


事實上,習醫者要博學,理科科學的知識,只是中醫學最基本的知識而已,並不是【黃帝內經】醫學全面、深入的知識。


讓我們看看【黃帝內經】對習醫者的要求,你就會明白到現代內地大學的要求條件,只是皮毛而已。



【黃帝內經·素問69】:

「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


道者,就是習醫道之人。

此人當上知曉天文。

甚麼是天文?

又為何要知曉天文?


中國曆法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天文的一部份;另外,五運六氣,又是天文的一部份。【易經】中所記載的十二月卦,更是更早期的天文記載。


這些都是天文規律的記載,是全年天文變化的規律,或是數年內,或十年內,或數十年內,天文變化的規律。是中國古人透過客觀的天文觀察記錄下來的天文規律。


這些天文學到底與醫學有甚麼關係?


要明白以上的問題,首先要明白這些天文規律的用途。

這些天文規律的用途就是要給世人用來預測天氣。


天氣的預測對人體的健康、生命有那麼重要嗎?


天氣的預測對人體的健康、生命不單是在人體陰陽的變化、疾病(風寒)的生成、疾病預後的評估等等;在農耕社會時代,更是對人類起了生死存亡的作用,就是現代社會,都是有其同等的重要性。


原因是天氣的預測,關係到人要面對的惡劣天氣環境,關係到人是否有足夠的糧食和物資渡過這些惡劣的天氣環境,不單是健康,是人生死存亡的關係。


事實上,這些人與天文之間的關係,在【黃帝內經】中全都記載述說了,只是讀書的人不但不曉得天文,也不明白【黃帝內經】的述說,更不能理解天文與人體的健康、壽命的關係而已。


而一些讀壞書的人,更是將【黃帝內經】所說的天文、陰陽、五行理論曲解或說成了神化莫測的超自然學。這種說法,對不學無術,或是對醫學不能理解、明白的醫者,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只有我說,你明不明白並不重要,同時,更是可以將醫學弄至深奧莫測。


而【黃帝內經】所說的天文學,就是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天文物理學、氣象學、地理學等混合的理科科學。



甚麼是“下知地理”?

又為何要知地理?


地理者,跟天文學有部份相同之處,就是研究不同地理對氣候造成的變化,繼而對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的生理、生活環境、起居、飲食、作業等等的直接影響。這與人類的健康和壽命是有著直接關係的。


因不同經度和緯度上的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糧食種植、藥物採集、起居模式、生活飲食模式等,都有直接的關連。


地理,實質就是現代科學的地理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農務學、畜牧學、經濟學等等混合的理科、文科科學。



甚麼是“中知人事”?

又為何要知人事?


中知人事者,了解人體的結構、運作(其中包括了人的行為表現,人與人的關係)。


中知人事,在過往的解讀【黃帝內經】者,都只是解讀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認為這會導致人體生病,尤其是在精神、情緒方面的疾病。

然而,【黃帝內經】在哪裡說,人事,只是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既然【黃帝內經】沒有作出這種定義,根據【黃帝內經】時代的人所書寫的方式、用字,人事,當指所有與人體有關的事物,不當任意強行自我解說;不然,就會曲解了古人書寫的原意。



論到曲解【黃帝內經】,歷代以來,最嚴重的曲解,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陰陽”。

陰陽,是古人用以解說事物對立的哲學理論,只是一種觀念、思維的方式,並非指任何實物(五行理論也是一樣),是可以應用在任何事物上,更是可以應用在同一事物上的。


由於後世習醫之人不能理解“陰陽”的意義和其應用之廣大,結果,只是將“陰陽”解讀於自身狹窄的知識上,甚至成為了實質的事物,將原本【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曲解或強解,誤導後學者走上醫學岐途,偏離了【黃帝內經】的醫學大道。


這些後世學子對古人原著的曲解,不但發生在研讀【黃帝內經】,在研讀古典四書五經上,也有出現千年曲解的問題。



【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不孝有三”,孟子在【孟子·離婁·下】已經明明的說了。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鬭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就是說舜帝犯了古人所定的不孝五罪中的第三項,卻是被後世讀書人曲解為“沒有子嗣”。這是何等天大的謬誤。


這些中國文學的精英尚且將亞聖孟子的文章如此曲解,那曲解【黃帝內經】的,就更加不用說了。



【黃帝內經】不單對習醫之人在成為醫者時(也就是說那些教授習醫之人的教授,更是要對這三者有正確、深入的理解、通曉。),要通曉天文、地理、人事;在入學時條件也是非常嚴謹。


【黃帝內經·素問04】: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非其人勿教”,也就是其人資質根本就沒法理解正確醫學理論的(也就是【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就不要勉強其習醫;因為其結果不單習醫不成,更是會為後世帶來災難,就是成為“非其真勿授”的教授,教授錯誤、曲解的醫學知識給予後學之人。


因為後世人連以上這句【黃帝內經】也解讀不通,結果,導致中醫學今天的災難,就是令中醫學走上窮途末路。


所以,對入學者要有理科修讀的要求,已只是選擇有資質習醫之人的皮毛要求。然而,要學習好正確的中醫學(【黃帝內經】的醫學),只有理科學識,或是跟某些偏見之人的說法,只有懂得中國文化才行,都是不能學習到正確的【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


懂得現代理科科學知識的人,根本就看不懂【黃帝內經】在說甚麼,甚至認為【黃帝內經】所說的並不是醫學,而是中國的哲學理論而已。既然不能以現代的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來理解這套醫學,這就不是科學的醫學,叫人如何理解學習?學習後又如何應用得了?


然而,【黃帝內經】醫學確是科學的醫學,若沒有現代理科根底和現代人體解剖學、生理學根底,只懂中國文化的人,根本就是瞎子摸象的學習方式,最終只能死記硬背一些方藥來作出“撞采”式的治病;更何況這些所謂懂得中國文化的人,對陰陽、五行理論的理解根本就不是【黃帝內經】時代的那套,是遠遠偏離正確、全面陰陽、五行理論的一套錯謬理論。哪又如何能夠將【黃帝內經】正確的醫學理論傳承下去,造福世人。(結果,後世的中醫學跟西醫學一樣,都是為世人帶來災難。)


【黃帝內經·素問11】: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這段【黃帝內經】已明明說了,【黃帝內經】的醫學是乎合現實科學的醫學,並不是迷信鬼神的超自然述說。


【黃帝內經·素問75】: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

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著至教疑於二皇。

帝曰: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

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雷公曰:請受道,諷誦用解。」 


以上這段【黃帝內經】重申說明,習醫者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易龍             21/10/2024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人的智慧不如野豬

 人的智慧不如野豬


近日聽到一些關於野豬的新聞報導,說世界各地的野豬大量繁殖,到處破壞為患。


事實上,野豬的為患,重點就在尋找食物上,跟其他動物一樣(人類除外),並非別的目的。


野豬的飲食,可說是跟人類最相類似的,都是以吃澱粉質為主的雜食動物。所以,牠們對農民來說,是破壞農作物的動物。而牠們所破壞的農作物,重點不是菜蔬類的苗,是植物的成熟瓜果,或植物的根部。


為何野豬只吃植物的根,而不吃人類所重視的苗葉?


因為野豬只懂植物、菜蔬甚麼部位可以提供牠們賴以生存的澱粉質,並不曉得甚麼抗氧化、護眼、美容、糞便製造這些謬論(就是因為牠們沒有讀書,或是讀得書少)。


據報道,高爾夫球場也是野豬經常來侵的地方。


原因何在?


原因是野豬懂得欣賞草根的甜美,並不懂得欣賞草苗的抗氧化、葉綠素等的所謂好處;因此,將整個高爾夫球場的草都翻起高來,只吃草根。如此,高爾夫球場就完蛋了。


為何野豬只吃草根,而不吃人類認為更有益的草苗?


因為野豬不像牛馬,腸胃中沒有可以將植物纖維轉化為可以吸收、使用的糖的細菌,也沒有人類那些抗氧化、抗衰老、製造足夠糞便的謬論來支持牠們去進食;所以,牠們只會進食那些含有豐富糖分的草根作為食物,攝取足夠的能量,賴以生存。


世上的所有動物都是以能提供能量的東西作為食物,只有高智慧的人類以能抗氧化、大量製造糞便等等說法的東西作為食物(實質就是在吃糞料)。


易龍            16/10/2024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甚麼是痛風

 甚麼是痛風


痛風,這一種關節炎,一直以來被西醫學誤解為與尿酸有直接掛勾的疾病;然而,西醫學有一句說話,已經說明了事實的真相,就是“尿酸高不一定會有痛風,有痛風的一定是尿酸導致”。


既然說痛風是尿酸導致,為何檢測到有高尿酸的人沒有出現痛風?

出現痛風的人不一定會有高的尿酸,又為何說有痛風的一定是尿酸導致?

這兩個問題的說法,都是西醫自打嘴巴,自圓其說的胡亂說法,是完全不合乎人體生理學和病理學邏輯的說法。


實際的情況是高尿酸的人不一定會有關節炎,有關節炎的人,若檢查出有高尿酸(部份人)或沒有檢查,西醫都會診斷為痛風。所以,在西醫學中就出現了以上的那一句話。


痛風,實質上就是急性關節炎而已;在古時的中醫學稱為“歷節風”。【傷寒雜病論】中的“烏頭湯”,就是醫治厲節風最有效的例子。


***

【金匱要略】: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方: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芍藥、黃蓍各三兩,甘草三兩,炙,川烏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

***


西醫藥治療痛風,必定以止痛消炎藥,或免疫力抑制劑(如:秋水仙碱)。這在藥理上已經說明,痛風的出現與尿酸無關,真正的問題是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某處關節,出現發炎現象而已。


人體的免疫系統為何要攻擊某處關節?

如果根據西醫的說法,就是免疫系統“黐線”了。

但是,若然免疫系統“黐線”了,為何不攻擊其他身體的關節和組織,只是單獨攻擊某一處關節?


難道免疫系統看某處關節不順眼,或是某處關節得罪了免疫系統?


如果你相信西醫的說法,那痛風和所有類風濕病的發生,都應該如以上那兩個問題的情況發生。



為何服食allopurinol 可以預防痛風發作?


事實上,服食allopurinol是不可以預防痛風發作的(你只要問問正在服藥的人就會明白)。相反,若然痛風如西醫所說,是因為尿酸積聚於關節所導致;那allopurinol 只會增加尿酸的積聚。因為allopurinol 本身就是跟尿酸相類似的化合物,是會形成結晶積聚於人體中的。雖然尿酸的轉化過程給allopurinol 減低了,但其積聚在身體的地位卻給allopurinol 取代了。


而allopurinol 所謂預防痛風的作用,其重點在於它是一種寒涼的化合物(有清熱功能),是可以削弱人體免疫力的。所以,當病人受了風寒,或吃了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的東西(如:高蛋白質的飲食、高糖的飲食、溫熱的飲食等等……),病人的關節炎則會發病。



甚麼飲食會導致關節炎急性發作?


所謂醃漬或發酵食物、動物內臟食物、紅肉等會導致痛風的說法,是錯誤、毫無根據的說法。

其真正導致痛風發作的原因是醃漬或發酵食物,如啤酒、泡菜、醃漬肉類(如:鹹魚、火腿)等,都是腐化東西;這些食物的汁液都含有豐富的半消化蛋白質(因發酵的原故)和生物基因。

這些食物大多是冷凍飲食,故易令人體受風寒;加上半消化的蛋白質會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故導致炎症的發生。因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半消化的生物基因,導致人體中的尿酸大大提升;故關節炎與食物導致高尿酸,在西醫的思維中就成了直接的掛勾(然而其他自身不曉得、不能理解的因素就一概排除。這就是今天西醫學的醫學研究思路。)。


***

所謂發酵或醃漬食物,就是透過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進行消化,是微生物攝取資源和產生能量的過程。所以,大量的植物纖維、澱粉質、蛋白質、生物基因,因透過微生物的發酵過程,都變成了人體可以直接吸收或可消化的醣類(如:麥芽糖、葡萄糖等等)、胺基酸、蛋白肽、簡單的基因組合或單位(如:嘌呤)等等。

由於胺基酸的出現,與醃漬的鹽結合,則形成了日常生活所食用的味精(鹽+胺基酸),有增加腸胃運作的功效,所以能增加食慾。

***


動物內臟食物、紅肉等,都是蛋白質和生物基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內臟,其生物基因量遠比肉類豐富;因為其細胞量遠比肉類多。),在分解過程中,容易釋出生物基因和產生大量的尿素和尿酸等胺基酸的代謝物質;同時,豐富的胺基酸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故高尿酸和關節炎會同時出現。


在西醫的腦子裡,甚麼因素與疾病同時出現,不需要理會那因素與疾病的關係是因或是果,更不用理會這因素是否與疾病有沒有關係,更冠上“大學研究”的名字;總之,我西醫說甚麼就是甚麼(如:高血壓與中風的關係、高血糖與糖尿腳的關係、高血脂與血管栓塞的關係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甚麼食物含有最多的嘌呤?


答案是世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都含有同等數量的嘌呤。因為嘌呤這類化合物,就是所有生物中基因結構的一半(世上所有的生物基因,包括病毒,都是由2個嘌呤結構單位和2個非嘌呤結構單位組合而成)。然而,生物基因要在腸道中或血液中被人體基因分解酶分解後才能釋放出基因中的嘌呤單位,繼而轉化為尿酸排出體外(醃漬食物中的基因,在醃漬過程中已被細菌和微生物分解出大量嘌呤);所以,進食新鮮的肉會提升人體中的尿酸,進食新鮮的植物不會提升人體的尿酸;因為人體根本就消化不了植物的纖維細胞壁,所以,釋出的生物基因甚少。



人體突然升高的尿酸從何而來?


人體突然升高的尿酸,除了大量進食肉類和醃漬食物,最大的來源就是來自病毒感染,和人體自身大量細胞的死亡。


所有在血液中的病毒基因,若不盡快分解成基因單位,再轉化為尿酸,只要有部份基因再進入人體細胞內,則會成了mRNA疫苗(其實是變種病毒)的效應,為人類帶來難以估計的惡果。

這就是人體出現病毒感染後,免疫力較好的人會出現高尿酸的原因。就是要盡快排除病毒的基因,不給資源予病毒大量複製。


所以,在日常臨床中所見的高尿酸,絕大多數都是因外感風寒(病毒感染)所致。


人既然受了風寒,關節出現關節炎,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也是為何急性關節炎會與高尿酸同時出現的因由所在(故被無知的西醫誤解為尿酸導致關節炎)。


易龍          18/09/2024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中藥的寒與熱

 中藥的寒與熱


甚麼是中藥的寒與熱?

為何中藥要分寒熱應用,西藥卻不需要分寒熱?


世上所有的化學物(無論是天然的或是人工合成的,都是一樣,並無分別。),對動物(包括人類)的神經系統來說,都有寒或熱之分。


甚麼是寒性藥物?


凡能抑制動物(包括人類)的神經系統活躍性的,含有這些化學物的草藥,稱為“寒涼藥”。

這些寒涼的化合物,其味道是苦、或酸、或澀的。


凡能興奮動物(包括人類)的神經系統活躍性的,含有這些化學物的草藥,稱為“溫熱藥”。

這些溫熱的化合物,其味道是辛、或辣的。


為何世上會有這些寒熱不同的化合物,其功用何在?


世上所有的寒熱化合物,基本上就是植物自身製造出來自我保護的毒物。因為植物不能移動,為了要阻嚇動物對其的傷害,所以,不同植物會在適當的時候,製造出大量的毒物,來保護自身和其種子。這就是為何採集本草藥物要在適當的季節,採摘果子作食用要在適當時候的正確原因。 


無論是寒涼的化合物或是溫熱的化合物,都是毒藥,其功用就是用於驅嚇前來傷害植物的動物。


然而,聰明的中國古人(【黃帝內經】以前的人),明白到天然界中的本草有寒熱之分,就借助這一寒熱功能為人體作出疾病的治療和症狀的舒緩。因長期臨床的觀察與應用,將世上常用的本草都歸類於四氣(就是溫、熱、寒、涼)和五味(甘、苦、辛、酸、鹹)之中,寫出流傳後世的本草典籍。


學習中醫者,若不明白本草的寒熱是甚麼意思,不但不能從心所欲的應用中藥,更可怕的是將寒熱的觀察曲解為是抽象、神化的觀念,使中醫學脫離了科學的現實。



世上的藥物以苦、酸為多,是否說當以苦寒清熱為主?


其原因在於動物的天生本性不喜歡苦、酸味,故大部份植物都是以苦、酸味作為毒藥,用以驅嚇動物。


由於中醫藥的治療是治療人體的神經系統,所以,四氣、五味就是其治療的理論根據;與西醫藥的舒緩治療藥理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西藥除了其本身的舒緩治療藥理外,這些西藥化合物都是離不開寒熱本質的分類。在臨床上觀察,幾乎所有西藥都是寒涼藥物,而且其寒涼的程度比絕大多數的寒涼中藥都要寒涼。這也是西藥為病者帶來諸多西醫都摸不著頭腦的副作用(其中包括所謂的藥物過敏、器官受損或衰竭等等……)的原因。


易龍          05/09/2024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世上的三種飲食

 世上的三種飲食


【黃帝內經·素問22】: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穀為養”:就是人以五穀澱粉質(葡萄糖)為養生的根本。


“五果為助”:就是人以適合人進食的成熟果實為輔助。實質也是攝取糖(澱粉質)。


“五畜為益”:以進食適量的肉類(包括魚類)作為補充人體在攝取澱粉質時有所不足的營養。就是要盡快大量補充蛋白質。


“五菜為充”:就是說以可以進食的蔬菜為充饑。

也就是在人沒有澱粉質進食,又沒有肉類進食的時候,以植物纖維和其中包含少量的澱粉質作為充饑所用。


【黃帝內經】在二千年前早已說明,人以進食澱粉質為養生長壽的食物,肉類為補充的食物,蔬菜只是用於暫時充饑而已。



所以,世上的進食方式分為三類:

1. 澱粉質飲食:凡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必定以充足的澱粉質(糖)為主糧進食;因為人體的神經細胞只用葡萄糖為主要能量產生者。神經細胞的功能健全,就是人體健康長壽的表現。


        這是平常人(無論中西)的正常飲食。


2. 蛋白質飲食:凡想消瘦減肥的人,必定以蛋白質為主糧進食;因為人體的神經細胞只用葡萄糖為主要能量產生者,神經若缺乏葡萄糖供應,就會攞取人體的蛋白質和脂肪作為臨時的能量產生者;其目的是要維持神經細胞的存活。

       

        以蛋白質或脂肪作為能量產生者,同時會大量生產有毒的酮酸,會導致人體出現酮酸中毒的情況(嚴重性可輕可重)。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辛酮飲食減肥法。因為酮酸的積聚和能量的缺乏,人體神經細胞會受到嚴重的損害,最終可以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所有病症(包括精神病),甚者可以出現昏迷或死亡。


神經細胞的功能健全,就是人體健康長壽的表現。肉類,在以前的世界只有富貴人(無論中西)才有能力大量進食,這就是所謂的富貴病成因,也是糖尿病的原由所在。


3. 蔬菜類飲食:凡想消瘦減肥或不要健康(即是想死)的人,必定以蔬菜類為主糧進食;因為人體的神經細胞只用葡萄糖為主要能量產生者,神經若缺乏葡萄糖供應,又沒有蛋白質和脂肪作為臨時的能量產生者;神經細胞必定因缺乏能量而衰竭或死亡。

        

        菜蔬根本只有大量的植物纖維和水分,少許的澱粉質是不足以維持人體神經細胞的存活。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纖維飲食減肥法。因為能量的缺乏,人體神經細胞會受到嚴重的損害,最終可以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所有病症(包括精神病),甚者可以出現昏迷或死亡。神經細胞的功能健全,就是人體健康長壽和體力的表現。


蔬菜,在以前的世界只有饑荒的人(無論中西)才會為主糧大量進食,最終導致所謂的餓死,也是糖尿病的原由所在。



二千年前的中國古人已清楚明白到飲食健康的道理,所以教導後人如何的飲食才能健康長壽。而中國人一直以來,都因天災、戰亂、人禍才弄致不能正常攝取足夠的澱粉質而生病,或死亡。然而,現代人卻迷信於西醫學那套歪理邪說而自我弄壞身體,或是走上死亡之路。



【黃帝內經·素問22】: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


【黃帝內經·素問22】: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黃帝內經】也說明了,除了澱粉質是食物,所有植物蔬菜都是不同功能的藥物。而現代人卻將真正的食物視為毒藥,將真正的毒藥視為人食糧。

世上的所有動物中,豈有如現代人類如此聰明有智慧的呀!


根據【聖經】的記載,以色列人為何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每天只吃“嗎拿”就可以健康長壽?


嗎拿的味道如何?

應該是澱粉質,或是蛋白質,或是纖維?

讀【聖經】的人為何從不理會所寫的是甚麼東西?

到底你是在讀【聖經】嗎?


易龍           23/04/2024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紅麴黴菌的醫學真相

 紅麴黴菌的醫學真相


近日,紅麴黴菌製品在日本弄得風起雲湧,人心惶惶。


到底紅麴黴菌製品真的對人體會造成那麼大的傷害嗎?


紅麴黴菌製品在日本的飲食中應該都有過百年的歷史。為何以往沒有導致肝腎衰竭死亡的報告,為何現在才出現呢?


歸根究底,就是紅麴黴菌製品有一種特別的功能,就是降血脂。

如果單單只是有降血脂功能的民間食品,是不會導致其被指控為導致肝腎衰竭的毒藥,因為比紅麴黴菌製品毒性過百倍的西藥降血脂藥(他丁類),都沒有被指控為導致肝腎衰竭的毒藥(因為其毒性在說明書上已經說明了)。

紅麴黴菌製品被指控為導致肝腎衰竭毒藥的原因應該在於其工業化大量生產,直接衝擊了日本國內西醫藥的利益,尤其是降血脂藥的利益;若對海外推銷,其影響更加不堪設想。加上這些西醫藥的利益集團都是歐美集團,日本人在美國人面前還有可以說話的位置嗎?


紅麴黴菌製品事件這事情,在香港人眼中看來應該絕對不會新鮮;因為香港的西醫藥集團經常都胡亂指控中醫藥導致肝腎衰竭來打壓中醫藥。這一事件,根本就同香港西醫藥經常胡亂指控中醫藥食壞人是同出一轍。(西醫藥寫明是毒藥,會導致傷肝、傷腎的降血壓藥、降血糖藥、降血脂藥的毒藥,西醫又為何要病人一生服食?難道是因為這些已說明了是毒藥?)



事實上,無論是人工合成的西藥降血脂藥,或是天然發酵的紅麴黴菌製品降血脂藥,都會對人體造成細胞損壞的;只是作為紅麴黴菌製品的東西,若然以食品的添加劑加上食物,其濃度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甚低或可以忽略。


原因在哪?


降血脂藥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就在於降血脂。因為血脂是人體在夜間,利用葡萄糖在肝臟製造出來(VLDL、LDL、HDL),用以建構人體新的細胞組織,或修補破損細胞的原料。

當人體出現病毒感染時,人體若免疫力不過低的話,就會出現發炎(清除受病毒污染的細胞組織)。此時,若沒有足夠的血脂建構新的細胞,或修補破損的細胞,那發炎的器官就會出現受損,更嚴重的情況就會出現所謂的器官衰竭(器官喪失原有的功能)。


因為肝臟在人體睡眠時才會大量製造血脂,所以,人體在受傷或病毒感染後,有充足的睡眠和進食充足的葡萄糖,是令人體快速復原的最重要因素。


因為肝臟是病毒感染最容易和最廣泛的器官(跟腎臟類似,其原因在於被血液浸泡著,以及其溫度比較溫暖,所以容易出現發炎。),所以,免疫力不過低的人,在過往西醫的肝檢測中,肝酵素的正常值是50至100。

相反,你肝酵素的正常值若低於50,或近乎零,是甚麼意思?

這個數值只能說明你的免疫力過低,並不是說你沒有病毒感染(人體的肝臟沒有病毒感染的機會是不可能出現的)。


由於,肝臟經常受到病毒感染,充足的血脂作為修補原料是必須要的。但降血脂藥因為抑制了肝臟生產作為修復細胞原料的血脂,故肝細胞破損後無法修復,導致肝細胞內的酵素流出進入血液中,也就導致血液中的肝酵素增加(其嚴重性要看個別人病毒感染的廣泛性和免疫力的強弱而定)。這也就是西藥降血脂藥在說明書中寫明和最嚴重的副作用。


但為何明知是破壞人體,又明知有那麼大的副作用,都要民眾服食降血脂藥,然而,民眾又樂意服食?


原因是西醫藥集團創作了另一個謊言來恐嚇民眾,就是這些血脂會阻塞人體心臟的血管(但其他的血管又不會阻塞,也不常見,為何?),導致心臟病而死亡(因為心臟停頓的死亡太嚇人了,加上有醫學專家醫生說,有誰敢不相信?)


其實,高血脂的徵狀,在本人初接觸醫學時已是腎炎病人必有的“三高”現象(就是高血脂、高血壓、高尿蛋白)。當時無知的我,已在深思這“三高”的原因,又為何要醫治這三高(為何高血脂會導致腎炎?);然而,最後的發現是這三種腎臟發炎的徵狀,卻成為了西醫藥用以銷售西醫藥治療的藉口而已。


易龍        03/04/2024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養血

 養血


養血,在絕大多數醫者的腦海中,自古至今也是一樣,就是要生產紅色的血液。


這一觀念的錯謬,比對中醫學所說“氣”的錯誤理解更是嚴重。


為何要“養血”?


在中醫學來說,只要一個人出現虛弱、疲倦、面青唇白的情況,都會被診斷為“氣”不足,或“血”不足,或“氣血”不足。

然而,這“血”不足,真的是現代醫學所說的貧血嗎?


如果病人出現虛弱、疲倦、面青唇白就被診斷為貧血,在今天的世界,這是大大的誤診。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血虛”,並不是說人體貧血;實質,是指血液的功能出現了問題。

這一現象,跟“氣虛”是人體的神經細胞功能出現了問題是一樣的。


到底血液有甚麼功能?


血液的功能可是多不勝數,但其最大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人體的所有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供應營養物資,同時清除去細胞所產生的廢物。


甚麼是營養物資?


人體的營養物質:

1. 氧氣

2. 葡萄糖

3. 胺基酸

4. 脂肪(血脂:HDL,LDL,VLDL)



在以上4種血液中運送的營養物質中,只有氧氣和葡萄糖的缺乏會直接導致人體出現“血虛”的病症。



1. 氧氣


氧氣是人體產生能量(ATP)必需要的元素。

在血液中的紅血球,包含著數量不少的血紅素;這血紅素就是負責運送人體氧氣的東西。


血紅素由 血紅蛋白+鐵離子 合成,所以,人體缺乏蛋白質,或缺乏鐵離子,都可以造成人體的貧血。

人體的另一種貧血就是紅血球生成不足。這一問題牽涉到維生素B12、血脂、胺基酸的充足性。


這是因貧血導致的“血虛”。


貧血只會導致氧氣缺乏的“血虛”病症,並不會導致葡萄糖缺乏的“血虛”病症。


因血液長期不能供應足夠的氧氣給人體的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則會令人體啟動補嘗機制,長期提升血壓,以提升血液的流量,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氧量。(血氧量低,是否那些提倡抗氧化之人喜見的現象?)

因為要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氧量,人體提升人體的血壓以增加人體血液的流量,這就令人體患上了高血壓病。


因為要提升血壓,人體的心跳同時會加快、加強,這一心臟的反應,就令人體出現心率過速的心悸病症。


***

聰明的人類有沒有想過,生活在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人,其空氣含氧量低,其抗氧化的情況應該遠比海平地上生活的人強,他們的皮膚是否比較不容易衰老?

眼睛白內障的情況會比較少?

壽命是否比較健康長壽?

這些都是現實可見的問題,為何不睜開眼看清楚。

***



2. 葡萄糖


葡萄糖是直接溶於血液中的東西,然而,血液的紅血球是血糖的儲存器;紅血球可以為人體儲存血糖,當血液中血糖急速下降時,可以即時填補血糖的不足。


***

中醫學的肝藏血,實質就是肝藏糖(肝醣)。這肝醣才是人體補充因低血糖導致“血虛”的補充物資。

***


血液的流量減少是導致葡萄糖缺乏“血虛”病症的原因,所以,血液暫時或長期不能供應足夠的葡萄糖給人體的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則會令人體暫時或長期提升血壓,以提升血液的流量,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糖量。


因為要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糖量,人體提升人體的血壓以增加人體血液的流量,這就是西醫學口中所說最常見,又查不出原因的“高血壓”疾病。

因為要提升血壓,人體的心跳同時會加快、加強,這一查不著原因的心臟反應,就令人體患上心律不整(心率過速)或心悸的病症。



低血糖“血虛”的治療:


在現代的世界,貧血導致“血虛”的情況,相比血糖過低的“血虛”(症狀:疲倦、頭暈、暈厥、昏迷、面青唇白、手腳麻痺、心悸、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已經不太常見。


導致低血糖的原因:

1. 外感風寒(病毒)積聚。

2. 進食過少澱粉質或糖。

3. 進食過多的植物纖維。

4. 進食冷凍、生冷食物。

5. 進食苦寒涼的食物(實質是藥物)、苦寒的藥物(包括中藥和西藥)。

6. 進食過多難消化的食物。

7. 進食過多淡而乏味的東西。

8. 飲食過多的水液。

9. 進食過多的食物。


為何以上9項會導致人體出現低血糖?


其原因在於以上9項會導致人體胃部受傷,直接或間接令到胃壁出現過度受壓;這一生理反應,最終導致人體出現過渡性或長時間的低血糖情況。


所以,這種“血虛”的病症,必須改善以上9項,同時服食正確的中藥加速改善胃的疾病,才能改善或治癒過來。



貧血“血虛”的治療:


導致貧血的原因:

1. 外感(病毒感染)。

2. 缺乏澱粉質或糖。

3. 缺乏蛋白質。

4. 缺乏血脂(HDL、LDL、VLDL)。

5. 缺乏鐵質。

6. 缺乏維生素B12。


只要改善以上6項,就可以改善或治癒貧血的情況。


為何缺乏澱粉質或糖會導致貧血?


葡萄糖,不但是人體能量的供應者,更是人體所有物資的原材料,其中包括各種的血脂、胺基酸、荷爾蒙等等;所以,缺乏葡萄糖,人體不但會拿取胺基酸或血脂來暫時代用,同時也會令這兩種建構人體細胞的材料嚴重缺乏。


事實上,(1),(2)項是導致今天西醫學查不著原因的貧血因素。



結論:

中醫學的“養血”,其重點在於令血液發揮其功能,並不是紅血球有多少,血液有多少。血液的功能就是運送足夠的氧氣和葡萄糖給人體的所有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這才是【黃帝內經】中醫學“養血”的真諦。



只有明白甚麼是“養血”,醫者才能真正明白“氣”與“血”的關係。


只有明白甚麼是導致“血虛”的原因,醫者才能正確、準確的作出治療。


***

食肉補充胺基酸的功能,是遠勝於食動物的皮或筋腱。這是聰明的人類必須知道的事情。

***



易龍           20/03/2024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健脾補氣

 健脾補氣


補氣養血,是甚麼意思?


中醫學的補氣養血並不是虛幻的說法,是【黃帝內經】時代古人科學的說法;只是後世人不求甚解,或不能理解,才將中醫學這些醫學理論弄成了虛幻、脫離人體現實的說法;甚至將人體神化。


人體的結構和生理跟世上所有的哺乳類動物是一樣的,只是人體的神經系統比其他動物更加發達而已,同時,在人體的基因(DNA)中,上天給人類殖入了人類特有的基因資料,令人類與其他動物有著獨特的分別(世上並無進化、變種而來的基因,只有被病毒基因弄壞的基因)。



中醫學所說的“補氣”,實質就是提升人體神經細胞的運作能力;“養血”,實質就是提升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供應。若在一些貧血的病人身上,“養血”也就包括了血紅蛋白的生成。


本人在先前的文章已經多次說明,【黃帝內經】中醫學的“氣”,實質就是人體神經細胞運作能力的表現;所以,夠氣者,就是人體神經細胞有較強的運作能力;氣虛者,就是人體神經細胞運作能力低下。



到底是甚麼因素影響人體神經細胞的運作能力?


影響人體神經細胞運作能力的因素如下:

1. 能量(葡萄糖+氧氣)

2. 細胞酶激活藥物(中藥的補氣藥)

3. 毒藥(能量產生抑制劑、酶活性抑制劑、廢物)



能量(葡萄糖+氧氣)和酶激活藥物(中藥的補氣藥)都是世人所說的補氣東西;毒藥(能量產生抑制劑、酶活性抑制劑、廢物)都是世人口中所說令人氣虛的東西(其中包括了苦寒的中藥、西藥、毒藥、重金屬、過多的水、難消化的東西)。

然而,今天的世界,世人喜歡服食毒藥遠勝於補氣的東西(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能量(葡萄糖+氧氣)和酶激活藥物(中藥的補氣藥)有何分別?


能量,指的就是人體產生能量的基本元素,就是葡萄糖和氧氣;二者缺一不可。


葡萄糖和氧氣是人體賴以生存的東西,是人體所有神經細胞賴以能正常運作不可缺少的基本東西。所以,當人體缺乏了葡萄糖或氧氣,人體的神經細胞都會不能正常運作;若在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兩者足夠的供應,人體就會死亡;因為神經細胞已經因缺乏葡萄糖或氧氣而死亡,不能再運作(也就是世人所說的斷了“氣”)。



氧氣,在天然界中,人體是不缺乏的,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足夠供應人體的隨時需求,除非人體的呼吸道受到阻塞,或呼吸運動不能正常運作(尤其是橫膈膜的運動不能正常運作),人體就會出現氣喘,或窒息。


葡萄糖,在天然界中的來源是澱粉,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五谷”或“米糧”。


澱粉質是由無數的葡萄糖串連而成,人體是不能直接吸收、運用的。澱粉質必須經由人體的消化道消化成為單糖(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運用。所以,正常人所進食的一碗飯,若有80%被消化吸,已是非常難得;更何況隨著年歲的增長,或生病,人體所有的器官功能下降,消化和吸收能力也隨之不斷下降。


所以,甚麼是補氣健脾的東西?

就是澱粉質或糖豐富的東西。


在大地上,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含澱粉質豐富的東西,就是白米飯。


所以,論到天然界中最補氣健脾直接食用的東西,其次序:


白米>粗米>小米>蕃薯>薯仔


不能直接食用,只能磨取澱粉的東西:


麥>玉米>木薯>淮山>草根


這些東西,大部份都是植物纖維,對人體來說,植物纖維是人體消化不了,取不到點滴能量的垃圾。所以,這些東西在磨取了澱粉後,剩下的都只是妨礙人體消化、吸收的垃圾纖維。


正常人若長時間食用這些需要磨取,但又沒有磨取的原食物,不但不能吸取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對人體的消化道還會造成傷害,加速人體的衰退。



酶激活藥物,指的就是人參、北蓍、黨參等這些中醫學所說的補氣藥物。

這些藥物的補氣(提升神經細胞運作能力)功能,不能與人體基本的能量供應食物相提並論。


酶激活藥物的應用,必須在有能量供應食物(葡萄糖)出現的前題下,才能發揮其提升人體神經細胞功能的作用;但能量供應的食物,是不用在酶激活藥物出現下才能發揮作用;只是在緊急的情況下(如嚴重失血或患重病時),不能及時提供足夠的能量給神經細胞而已。



結論:人體要補氣健脾、養生長壽,其關鍵不在於服食在緊急時應用的酶激活藥物,而是服食人體基本需要的能量供應食物。



易龍       18/03/2024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世上無過敏(1)

 世上無過敏(1)



西醫學所謂的“過敏(allergy )”,實質就是中醫學的所謂“熱氣”,或“上火”。


哪甚麼是“過敏”、“熱氣”?


所謂“過敏”、“熱氣”,實質就是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是人體免疫系統在清除積聚在人體細胞組織上病毒感染的反應。


哪發炎不是好的嗎?

為何“過敏”會為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或死亡?


其實,這一問題,在二千年前的【傷寒論】已經為世人解說了。

【傷寒論】中所說的“結胸”證,實質就是今天西醫學所說的嚴重過敏反應,是可以即時令人窒息死亡的。這“結胸”證,實際上就是以苦寒藥錯誤醫治外感風寒的“壞證”(在西醫學上就是“過敏”)。


“結胸”證的形成,本人在先前解說【傷寒論】的文章中已經說了,在此就不再詳述。


人體每一個器官或組織,都可以突然出現嚴重的發炎,其情況跟結胸證的胃部發炎是一樣的。


但為何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過敏?

為何不是每處器官組織都一同出現發炎?


人體組織出現發炎的表現,要基於以下條件:

1. 病毒(異性蛋白質)的出現。

2. 免疫系統的運作能力高或低。


以上兩者缺一,人體都不會出現發炎的表現。

所以,人體所有的發炎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黐線”表現;因為人的思想會“黐線”,但人體運作的機制是永遠都不會“黐線”的(只有在病毒污染干擾下才失去正常的運作)。


到底是甚麼原因令人體的組織受到病毒的污染(感染)?

這一問題,本人在先前的文章已多次說明了。


到底是甚麼原因令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出現問題?


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能力(免疫力)要提升,基於以下的條件:

1. 足夠的能量(葡萄糖)。

2. 足夠的胺基酸(蛋白質)。

3. 人體的體溫(越高越強,但必須不能熱壞人體的酶)。

4. 足夠的免疫系統傳導物質(如前列腺素系列、白細胞刺激素系列)。



1. 足夠的能量(葡萄糖):


由於人體的細胞組織必須有足夠的能量才能正常運作,尤其是神經細胞;所以,當人體進食了足夠的澱粉質或糖,血液中有足夠的葡萄糖(足夠的標準,要視乎細胞攝取血糖的能力和對能量的需求;所以,糖尿病的人,因神經細胞對血糖的攝取力下降,要提升人體血糖的濃度才能令神經細胞攝取足夠的葡萄糖,產生足夠的能量。),人體的免疫系統就能正常運作。


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足夠的能量,對污染細胞組織的病毒作出清除反應(發炎),人體的細胞組織就會出現發炎現象,皮膚就會出現皮疹,或瘡瘍。這就是西醫學所說的“過敏”,或是中醫學所說的“熱氣”。


所謂血糖侵蝕血管壁的說法,根本是西醫學虛假、錯謬的理論。

血管壁的粥樣化,根本就是血管壁發炎的表現。因為某些人因血糖低下而導致污染血管壁上的病毒得不到清除而積聚;當血糖升高時,免疫力略為提升,則導致血管壁出現慢性發炎(低下的清除病毒能力)。同時,由於血糖的不足,導致人體修補細胞組織機制運作能力的低下,所以,血管壁在發炎機制清除受污染細胞受到破壞後,卻得不到足夠的新細胞組織補上,結果,那些受病毒污染的血管壁,在出現血管炎後,就變成了糜爛粥樣化的樣子。(這就是西醫學所說,高血糖侵蝕血管壁的真實情況。)


這些糜爛粥樣化的管壁細胞組織,在腸道也是很常見的(這是今天大多數人切除腸胃道的原因)。

難道腸胃道(消化道)也是高血糖侵蝕所導致!



2. 足夠的胺基酸(蛋白質):


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必須有足夠的酶和抗體才能正常運作;所以,當人體進食了足夠的蛋白質(胺基酸),人體中有了足夠的胺基酸(尤其是某些人經常缺乏的某種胺基酸),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污染細胞組織的病毒作出清除反應(發炎),人體的細胞組織就會出現發炎現象,皮膚就會出現皮疹,或瘡瘍。這就是西醫學所說的“過敏”,或是中醫學所說的“熱氣”。


若發炎的表現出現在咽喉的黏膜,則會出現咽喉腫痛,甚者阻礙呼吸。



3. 人體的體溫(越高越強):


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必須有足夠的熱才能正常運作(這是化學運作和人體酶運作的基本條件和原理,但溫度過高,則會破壞人體酶的蛋白結構);所以,當人體進食了激發人體產生熱量的食物(糖分高、煎炸、辛辣、高溫的食物、中藥的溫熱藥物),或保暖好的情況下(戴口罩),人體中有足夠的熱量,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運作,對污染細胞組織的病毒作出清除反應(發炎),人體的細胞組織就會出現發炎現象,皮膚就會出現皮疹,或瘡瘍。這就是西醫學所說的“過敏”,或是中醫學所說的“熱氣”。


但溫熱的食物,令人體積聚下來的熱,遠遠不及寒涼西藥或中藥對人體散熱系統的破壞;這散熱系統的破壞,就等同於人體出現中暑的現象,但比中暑所積聚的熱也會是更嚴重。


這嚴重積聚的熱所帶出來的結果就是急性嚴重的發炎。這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結胸”(若是胃部急性發炎),也是西醫學所說的嚴重致命性“過敏”(如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中、西藥物錯誤用藥治療所導致的嚴重副作用,所謂的“藥物過敏”,都是一些苦寒藥物(無論是人工合成或天然的藥物,都是一樣的);因為只有苦寒藥物,才會破壞或抑制人體散熱系統,導致人體出現過多的熱積聚。

常見導致嚴重過敏的西藥有抗乙酸膽碱藥、抗癌藥、抗生素、抗甲亢藥、降尿酸藥、抗癲癇症藥、顯影劑等等。


雖然苦寒的中、西藥都可以導致西醫口中所說的嚴重藥物過敏(實質就是錯誤治療或副作用);但西醫只會說西藥所導致的錯誤治療或嚴重副作用(其中包括組織、器官嚴重發炎,或是死亡。)是“藥物過敏”,而苦寒中藥錯誤治療或所導致的嚴重藥物副作用,卻是單純的藥物副作用。

為何有如此天淵之別的說法?

原因就是要打壓中醫藥。


事實上,G6PD的病人,正確的來說,也只是對苦寒的藥物會有不良的反應;在西醫學來說,也應該歸納在藥物過敏的範疇;只是這些病者被檢測到某些酵素缺乏而已。



4. 足夠的免疫系統傳導物質(如前列腺素系列、白細胞刺激素系列)。


這一類所謂的過敏者,其原因在於這些人長期處於前列腺素等免疫系統傳導物質低下的情況,當製造這些傳導物質的原料增加時(花生油脂酸),這些傳導物質則會大量增加,導致受病毒污染的細胞組織出現急性的嚴重發炎(尤其是食道和胃部),導致病者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世上的所有“過敏”,都離不開以上的四大因素。而真正的藥物副作用,除了中毒(停止了能量的產生),都離不開以上的四大因素。


基於以上的四大因素,甚麼“過敏”或“上火”的問題都可以解釋過來。



1. 甚麼是“過敏”或“熱氣”的症狀?


2. 人體為何在季節轉變時特別容易出現“過敏”?


3. 被陽光曬傷是甚麼原因?


4. 中醫藥為何要用配伍的方法來用藥?


5. 錯誤的治療為何會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或死亡?


6. 在治療中,出現了過渡性的發炎,是甚麼原因?


7. 川崎症實質是甚麼病症?


8. 甚麼人容易出現“過敏”?


9. 為何現代人越來越多類風濕病症?


10. 為何現代人越來越多人出現器官發炎或器官衰竭?


11. 人體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意義在哪?



*****

本人的醫藥文章,是每一位想對中、西醫學有正確理解的人不能不讀的文章;這是本人在臨床上對中、西醫藥學理解的總結。

*****



易龍        11/03/2024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心悸的病因

 心悸的病因


【黃帝內經·素問05】: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無論中醫,或是西醫,治任何疾病,只有知曉疾病的病因和其病機才能可以進行正確的醫治;所以,“治病必求於本”。不然,治療所有疾病,都是胡來,都是亂打亂撞的;若不被越治越壞,或是弄死,已是病人的萬幸,還說甚麼醫治。


心悸,也就是病人自身感覺到心跳的病症。


西醫學稱心悸為心律不整疾病,有的被診斷為突發性心律不整,有的被診斷為心臟早搏心律不整,有的被診斷為心房顫動;實質都是同一樣的病症。


為何會出現心悸?


心悸的原因,就是心臟突然加強和加速跳動;因此,病者會感覺到自身的心跳急速和強力的跳動,甚者可以牽動胸前衣服跳動。


心臟為何會出現突然加強和加速跳動?


只有明白這個因由,才能一針見血的治癒心悸這病症。


人體的心臟,無論是中醫學或是西醫學,都是一樣的結構和功能,就是負責推動血液,供應全身養分,尤其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中樞神經系統。


血液有甚麼功能?


血液的最大功能就是運送養分到人體全身的細胞,給細胞產生能量,令人體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能正常運作。


哪甚麼是人體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無時無刻都需求的養分?


這一問題,原本是小學生都懂得回答的健康問題;然而,到了今天,卻是連西醫都不曉得的健康問題。


氧氣+葡萄糖--(酶運作)-->能量(ATP)+ 二氧化碳+水


這是人體能夠生存和正常運作,無時無刻都在人體細胞內進行的生物化學方程式。


所以,在人體血液中運送的養分,就是氧氣和葡萄糖;兩者缺一不可,若缺了一種,都可以令人體不能正常運作,或即時死亡。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生物機器,自身有著精密的監察系統,無時無刻偵測著人體的所有變化,再將這些變化資訊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作出分析,即時對所有變化作出最適當的反饋行動。


因為氧氣和葡萄糖對人體的重要性,人體血液運行的量和速度,基本上都是以這兩者或其一者對細胞組織(尤其是中樞神經細胞組織)的供應量為調整反應根據。所以,當這兩者的供應量減少時,人體就會提升心臟跳動的速度和力度,有需要或可以的話,同時增加血管的收縮,以增加人體的血壓,增加人體血液對細胞的供應量,以提升氧氣或葡萄糖的供應量。


所以,人體在以下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會出現心悸:

1. 中風(缺氧+缺糖)

2. 貧血(缺氧)

3. 大量失血(缺氧+缺糖)

4. 受驚恐、中樞神經受壓需要增加運作的情況(缺氧+缺糖)

5. 病毒感染(受風寒)、發燒(缺氧+缺糖)

6. 受刺激、疼痛(缺氧+缺糖)

7. 饑餓(缺糖)

8. 缺氧(缺氧)

9. 缺水(缺氧+缺糖)

10. 腸胃氣脹(缺糖)

11. 過度活動(缺氧+缺糖)

12. 甲亢(缺糖)

13. 寒冷(缺氧+缺糖)

14. 等等……


然而,在現代的社會,最常見,也是最令人迷惑導致心悸的原因就是(10. )腸胃氣脹(缺糖)。


一般胃氣脹所導致的血糖低,是突然而發,時間短暫的;所以,因低血糖導致的心悸和高血壓都是突發、短時間的。


若心悸和高血壓都不足以提升葡萄糖的供應量,人體就會出現頭暈、乏力;若時間長了,心悸和高血壓都會逐漸減退,因為人體的神經系統缺乏能量去調整人體的運作機制。長此下去,人體的神經系統細胞就會因長期缺乏葡萄糖而衰退、壞死,出現腦退化症等神經衰退的疾病。


要治療心悸,西醫學的治療是:

1. beta-blockers,減低心率。

2. 注射ATP製劑(實質是補充氧+糖)。

3. 服用抗心律不整藥。

4. 手術。


但這些並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只是暫時、短暫的抑制了心悸現象;相反,這些治療的不良副作用可能遠超過所謂的治療作用。


如果,能明白病因,根本不用藥物也可以作出根本的治療和改善。

以胃氣脹導致的低血糖為例,只要即時多服食葡萄糖或糖類飲食,就可以治療或明顯改善心悸。

然而,要避免心悸的再度出現,必須從飲食上著手,改善胃氣脹的情況。


所以,中醫藥可以以小建中湯治療心悸,其機理是十分清析明顯的。


小建中湯中以飴糖和白芍為主藥,飴糖可以提升人體血糖(健脾補氣),白芍可以鬆弛胃壁(理氣柔肝),桂枝湯本身有溫胃減少生氣的作用,故能根治心悸。


事實上,現代人的所有心悸問題,都是西醫藥治療和西醫學的健康飲食(少糖、少鹽、多纖維的東西)所導致的。


易龍          07/03/2024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頭汗出與全身汗出

 頭汗出與全身汗出



頭汗出與全身汗出的差別在哪?


人體的出汗,是一緊急的散熱機制;其原因在於由皮膚表面微絲血管外浮散熱的速度已不足以散去體內所產生或積聚的熱,或是人體已無力外浮擴張微絲血管;因此,人體啟動緊急散熱機制,就是出汗機制。透過汗水的蒸發,將人體大量的熱散去,令人體不致於因積熱而自我熱倒自身(因過熱,超過攝氏42度,人體細胞的蛋白質就會開始受到破壞(變形),這現象跟煮熟雞蛋是一樣的。),導致人體的運作酶(蛋白質)失去功能,繼而導致人體不能正常運作,甚至死亡(中暑的嚴重結果)。


腸胃虛寒者,其腸胃容易生滿了氣。


【黃帝內經·素問12】:「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


因腸胃脹滿,胃壁張壓力增加,導致胰島素分泌,繼而導致血糖下降。

因血糖下降,人體中樞神經缺乏正常的血糖供應,導致無力運作。

因失去正常的血糖供應,中樞神經細胞啟動人體的作戰狀態,即時激活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荷爾蒙的分泌,以提高提升血糖的荷爾蒙分泌,如皮質醇(類固醇)、腎上腺激素(adrenalin )、升糖素等,減少降血糖的荷爾蒙分泌,如胰島素。


由於人體突然進入緊張、興奮的作戰狀態,大量熱突然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此時,人體雖然缺乏血糖,整體出現缺乏能量的狀態;但不斷作戰狀態的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過多的積熱,故即時以出汗散熱。這種出汗,基本上只局限於頸項以上;由於神經細胞根本沒有足夠的能量產生過多的熱,在短時間內不足以傳到人體全身。

由於人體根本上是缺乏血糖,所以,人體是處於虛弱的表現,這種出汗,也是世人所稱的“虛汗”。


若人體腸胃不虛寒,加上人體基本散熱系統受到寒氣破壞,而散熱不理想;人體只要進食熱的食物,或進行運動,則會全身大量出汗。


無論是低血糖出汗,或是受驚恐出汗,或是因緊張而出汗,其原因都是因人體處於作戰狀態,中樞神經系統突然產生大量熱而所導致。

然而,人體出汗的範圍和嚴重性,要因應其人身體的狀況(脾胃的虛實,血糖的多少),所產生的熱量多少而定。


因為突然血糖降低而導致人體處於作戰狀態,這就是人體在睡夢中突然醒來,突然出汗的原因;也是導致惡夢的原因。

這也是導致女性出現所謂更年期綜合症的原因。


易龍       22/02/2024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果實的功能

 果實的功能


一般人對果實(水果)的認知,其生長在大地上的功能就是給人類作為食物。


如果你是這樣的思維,無論是有神論或是無神論的人,都是大錯特錯,被人洗了腦的錯誤思維。


大地上,有小部份的果實,其中的附屬功能就是給人類作為食物;但是,在真實的生物世界中,果實的真正功能有二:

1. 保護未成熟的植物種子。

2. 作為已成熟植物種子的播種工具。(作為其他動物的食物,只是這一功能的附屬功能。)


在一個要自我生生不息的生物系統中,對植物來說,果實的正確功能,就是以上兩大功能。所以,是否適合大地上某種動物(包括人類)作為食物,都是必須符合以上兩大功能為準則,才能對植物和為作為食物的動物帶來最大的益處,使動植物在生物圈中作出最大的互利共生作用,維持著生物系統自我的生生不息。


這也是中國古人觀察到天地中偉大的哲學思維。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未成熟的種子,是不能生長出植物強壯的後代,所以,必須給予保護,避免在成熟前被動物食掉。而植物保護未成熟種子的方法,也就只能施毒(酸、苦、辛、澀的化合物)。所以,未成熟種子的植物果實,對所有動物來說,必定是有毒的。


這些毒物是甚麼?


這些毒物就是不同的果酸,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人類所認識的維生素C;其他的有植物碱、植物甙等等。由於這些未成熟的果實充滿了各種的有毒化合物,所以,可以作為藥物,用以治療疾病。


越是未成熟的果實,其毒性越大,枳實和枳殼,青皮和陳皮就是好的例子。


當種子成熟時,果實也隨之變得成熟香甜。這時,像維生素C這些植物酸都會被果實內的生物酶轉化為糖分或其他的物質;果實的植物纖維也會被分解成為糖分或溶解。此時的果實會有明顯的顏色轉變,發出香甜的氣味,吸引周圍適合的動物前來食用,藉以為植物播種。


而不同果實適合那種動物食用,在植物種子天生的大小和播種的方式上已決定了,也不是任何動物(包括人類)可以改變的天然生態規則。


俗語說得好,“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

一隻雀鳥尚且知道要吃成熟的果實,為何人類就沒有雀鳥的智慧?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吃未成熟的果實,實質就是在服食藥物;其分別只是在服食寒涼的藥物,或是溫熱的藥物而已。



易龍         05/02/2024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腦退化的病因

 腦退化的病因


腦退化,也就是神經細胞衰老、死亡(腦退化是特指在人體腦中的神經細胞退化)的現象。這也是人體衰老、死亡的過程,是人人都逃不了的生理過程。

只是腦退化,是特指腦神經細胞在短時間內,以急速的速度衰老、死亡;這也就是人類稱為的疾病(就是急速的細胞組織運作功能不正常)。


急速的細胞功能損壞,稱為疾病;正常速度的細胞功能損壞,稱為衰老。兩種最終的結局都是導致死亡。


而細胞功能損壞的出現,可以發生在細胞內(【傷寒論】所說的病發於陰),也可以發生在細胞外(【傷寒論】所說的病發於陽)。


病發於陽,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根治,但必須要有良好的免疫力。

病發於陰,人體只能防,並不能治;縱然有可以治的,也只能靠自身的發燒來作出部份治療。


【黃帝內經·素問01】: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黃帝內經】早在二千年前已給世人說明,人體的衰老始於神經細胞的衰老。由於主宰人體皮膚、肌肉、毛髮的神經細胞衰老,皮膚、肌肉、毛髮失去主宰、根本,自然隨之衰老、死亡。



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人體細胞急速的細胞功能損壞?


原因有四:

1. 病毒(風寒)。

2. 養分,基本上就是氧氣、葡萄糖。

3. 創傷。

4. 中毒(化合物和重金屬)。



導致人體腦退化症的主要病因有二:

1. 病毒(風寒)。

2. 養分,基本上就是氧氣、葡萄糖。


病毒,也就是人體因受了風寒(體溫流失),導致神經細胞內、外的病毒大量增加,堵塞神經細胞正常運作功能。


然而,所有病毒感染,西醫藥都是無藥可治的;而病毒導致的神經細胞功能損壞,西醫藥更是束手無策。(這些問題就是西醫所稱的“病毒感染後遺症”。根本從來就沒有治癒過,何來說是甚麼後遺症。)


西醫藥不但沒有對病毒感染作出治療,相反,其所用的症狀舒緩法,根本就是抑制人體清除病毒的免疫力,令病毒更加擴散,加重細胞內、外的病毒感染程度。


所以,現今社會腦退化的急劇增加,西醫藥治療應記以首功。


另一方面,西醫學飲食提倡少吃澱粉質和糖,導致人體的神經細胞長期處於低葡萄糖的情況,繼而導致神經細胞內部的蛋白質容易出現纖維化,令神經細胞失去其正常的功能,或甚至死亡。


因西醫學對寒冷環境對人體傷害的忽略,導致民眾得到錯誤的醫學知識,對人體有害的寒冷環境、垃圾食物(纖維)、鈣補充劑等不良的飲食,視為有益;相反,對人體有益的葡萄糖(能量)視為有害;結果,將人體的神經激活系統(胃和其神經細胞)弄壞;導致人體的神經系統經常處於低下的運作功能。


由於胃的弄傷,導致人體胃經常處於發炎和脹滿的狀態。這發炎和脹滿的狀態不但減低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激活,因胃壁長期受壓,導致人體血糖長期處於偏低的情況,繼而導致中樞神經細胞長期處於低能量的狀態,不能維持正常的神經細胞運作。


因神經細胞經常處於低血糖的狀況,人體的平衡神經系統是最容易表現出問題的神經系統,故人體經常會感覺到頭暈,或運動出現問題。


所以,腦退化的病人在明顯出現腦退化之前,或在出現腦退化之後,都會經常有明顯的頭暈症狀(西醫所說的耳水不平衡)出現。早期的經常頭暈若不治癒,隨後而來的就是腦神經細胞的衰老和死亡。然而,正確的治療是要令人體的腦神經細胞得到充足的葡萄糖供應,不是以西藥抑止了頭暈的感覺(這種所謂治療,是會加速神經細胞的衰退)。


因為西醫藥錯誤的醫學理論,以降血糖藥降低人體的血糖,令原本因為神經細胞受損而提升的血糖被降下去,使得這些若是中樞神經細胞受損的病人的腦退化更快出現。


同樣,血壓提升也是因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缺乏糖或氧氣而提升血液供應的結果。若以降血壓藥將血壓強行降下,是要斷絕中樞神經細胞糧食供應的作法,是人體自我找死的方法。


其實,甚麼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人體自身已會給出答案。就是能令人體有活力,細胞組織機能能正常運作的,這就是令人體健康的正確治療。


【黃帝內經】說,“肝開竅於目”。也就是目視的靈敏度,就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能否正常主宰人體活動的反影;目動,則生;目不動,則死。

目呆,則中樞神經系統運作出現問題的表現。


易龍        06/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