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養血

 養血


養血,在絕大多數醫者的腦海中,自古至今也是一樣,就是要生產紅色的血液。


這一觀念的錯謬,比對中醫學所說“氣”的錯誤理解更是嚴重。


為何要“養血”?


在中醫學來說,只要一個人出現虛弱、疲倦、面青唇白的情況,都會被診斷為“氣”不足,或“血”不足,或“氣血”不足。

然而,這“血”不足,真的是現代醫學所說的貧血嗎?


如果病人出現虛弱、疲倦、面青唇白就被診斷為貧血,在今天的世界,這是大大的誤診。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血虛”,並不是說人體貧血;實質,是指血液的功能出現了問題。

這一現象,跟“氣虛”是人體的神經細胞功能出現了問題是一樣的。


到底血液有甚麼功能?


血液的功能可是多不勝數,但其最大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人體的所有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供應營養物資,同時清除去細胞所產生的廢物。


甚麼是營養物資?


人體的營養物質:

1. 氧氣

2. 葡萄糖

3. 胺基酸

4. 脂肪(血脂:HDL,LDL,VLDL)



在以上4種血液中運送的營養物質中,只有氧氣和葡萄糖的缺乏會直接導致人體出現“血虛”的病症。



1. 氧氣


氧氣是人體產生能量(ATP)必需要的元素。

在血液中的紅血球,包含著數量不少的血紅素;這血紅素就是負責運送人體氧氣的東西。


血紅素由 血紅蛋白+鐵離子 合成,所以,人體缺乏蛋白質,或缺乏鐵離子,都可以造成人體的貧血。

人體的另一種貧血就是紅血球生成不足。這一問題牽涉到維生素B12、血脂、胺基酸的充足性。


這是因貧血導致的“血虛”。


貧血只會導致氧氣缺乏的“血虛”病症,並不會導致葡萄糖缺乏的“血虛”病症。


因血液長期不能供應足夠的氧氣給人體的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則會令人體啟動補嘗機制,長期提升血壓,以提升血液的流量,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氧量。(血氧量低,是否那些提倡抗氧化之人喜見的現象?)

因為要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氧量,人體提升人體的血壓以增加人體血液的流量,這就令人體患上了高血壓病。


因為要提升血壓,人體的心跳同時會加快、加強,這一心臟的反應,就令人體出現心率過速的心悸病症。


***

聰明的人類有沒有想過,生活在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人,其空氣含氧量低,其抗氧化的情況應該遠比海平地上生活的人強,他們的皮膚是否比較不容易衰老?

眼睛白內障的情況會比較少?

壽命是否比較健康長壽?

這些都是現實可見的問題,為何不睜開眼看清楚。

***



2. 葡萄糖


葡萄糖是直接溶於血液中的東西,然而,血液的紅血球是血糖的儲存器;紅血球可以為人體儲存血糖,當血液中血糖急速下降時,可以即時填補血糖的不足。


***

中醫學的肝藏血,實質就是肝藏糖(肝醣)。這肝醣才是人體補充因低血糖導致“血虛”的補充物資。

***


血液的流量減少是導致葡萄糖缺乏“血虛”病症的原因,所以,血液暫時或長期不能供應足夠的葡萄糖給人體的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則會令人體暫時或長期提升血壓,以提升血液的流量,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糖量。


因為要補嘗血液中不足夠的血糖量,人體提升人體的血壓以增加人體血液的流量,這就是西醫學口中所說最常見,又查不出原因的“高血壓”疾病。

因為要提升血壓,人體的心跳同時會加快、加強,這一查不著原因的心臟反應,就令人體患上心律不整(心率過速)或心悸的病症。



低血糖“血虛”的治療:


在現代的世界,貧血導致“血虛”的情況,相比血糖過低的“血虛”(症狀:疲倦、頭暈、暈厥、昏迷、面青唇白、手腳麻痺、心悸、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已經不太常見。


導致低血糖的原因:

1. 外感風寒(病毒)積聚。

2. 進食過少澱粉質或糖。

3. 進食過多的植物纖維。

4. 進食冷凍、生冷食物。

5. 進食苦寒涼的食物(實質是藥物)、苦寒的藥物(包括中藥和西藥)。

6. 進食過多難消化的食物。

7. 進食過多淡而乏味的東西。

8. 飲食過多的水液。

9. 進食過多的食物。


為何以上9項會導致人體出現低血糖?


其原因在於以上9項會導致人體胃部受傷,直接或間接令到胃壁出現過度受壓;這一生理反應,最終導致人體出現過渡性或長時間的低血糖情況。


所以,這種“血虛”的病症,必須改善以上9項,同時服食正確的中藥加速改善胃的疾病,才能改善或治癒過來。



貧血“血虛”的治療:


導致貧血的原因:

1. 外感(病毒感染)。

2. 缺乏澱粉質或糖。

3. 缺乏蛋白質。

4. 缺乏血脂(HDL、LDL、VLDL)。

5. 缺乏鐵質。

6. 缺乏維生素B12。


只要改善以上6項,就可以改善或治癒貧血的情況。


為何缺乏澱粉質或糖會導致貧血?


葡萄糖,不但是人體能量的供應者,更是人體所有物資的原材料,其中包括各種的血脂、胺基酸、荷爾蒙等等;所以,缺乏葡萄糖,人體不但會拿取胺基酸或血脂來暫時代用,同時也會令這兩種建構人體細胞的材料嚴重缺乏。


事實上,(1),(2)項是導致今天西醫學查不著原因的貧血因素。



結論:

中醫學的“養血”,其重點在於令血液發揮其功能,並不是紅血球有多少,血液有多少。血液的功能就是運送足夠的氧氣和葡萄糖給人體的所有細胞組織(尤其是神經細胞)。這才是【黃帝內經】中醫學“養血”的真諦。



只有明白甚麼是“養血”,醫者才能真正明白“氣”與“血”的關係。


只有明白甚麼是導致“血虛”的原因,醫者才能正確、準確的作出治療。


***

食肉補充胺基酸的功能,是遠勝於食動物的皮或筋腱。這是聰明的人類必須知道的事情。

***



易龍           20/03/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