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疑惑
一直以來,人們對為何會出現“中風”都十分疑惑;西醫更是將“中風”的成因胡亂歸咎於高血壓的出現、高血糖的出現、或是高膽固醇的出現。
事實真的如西醫所說嗎?
西醫學對“中風”的定義,就是指人體腦部某部位的血液循環受阻,而導致腦部某部位的神經細胞受損,繼而導致人體某部位的器官因失去神經的調控而失去其正常運作功能,常見的病症如身體偏癱。
事實上,在臨床觀察中,並非如西醫學所說;“中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腦部某部位的神經細胞缺血所導致。其正確的原因是因為腦部或周邊的神經細胞缺乏葡萄糖(血糖)所導致。
有何證據說“中風”的真正原因是因缺乏葡萄糖所導致?
在實質的臨床觀察上,有部份病人出現了明顯的“中風”表現,就是身體偏癱,或是手腳活動出現問題,甚至失去意識;然而,入院作全面檢查,卻是未發現腦部有栓塞或出血的現象;結果,西醫稱這些病症為“假中風”。
(出血、栓塞與中風的關係,應該是該病人因血糖下降,導致出現中風的表現;在部份病人身上,因血糖不足的原故,繼而出現血栓的形成,或血管瘤的形成或破裂。由於血糖的下降,繼而導致人體作出補償的反應,就是提升血壓(上壓常常高達200或以上);結果給人有錯誤的感覺,就是血壓高導致中風。)
世上真的有“假中風”嗎?
事實上,世上並沒有“假中風”的病症;無論是否有沒有檢查出栓塞或出血的現象,都是“中風”;因為“中風”的定義應該以外在的病徵作為標準,不應以栓塞或出血的檢查來作準(原因就是同一病因,就是神經內缺乏葡萄糖所致。)。儀器的檢查,只應作為診斷的參考而已。
哪為何會出現“中風”?
中風的病因只有二:
1. 受了風寒(神經細胞受病毒感染,導致攝取血糖的能力低下)。
2. 低血糖(因血糖不足,導致神經細胞內沒有足夠的葡萄糖使用)。
只要兩者同時出現在同一神經細胞時,導致神經細胞內缺乏葡萄糖,這神經細胞就會出現“中風”的表現。
是甚麼表現?
就是神經細胞不能正常運作,甚至失去功能,導致受調控的器官、組織不能正常運作,或不能運作;最常見的外在表現就是間接導致肌肉組織失去正常的運作能力,最嚴重失去運作功能的表現就是昏迷(因腦幹(RAS)神經細胞先被病毒(風寒)所傷,在低血糖的情況下,導致細胞內缺葡萄糖所致)。
中風的病人,必定是受了風寒(病毒感染)後,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也就是沒有清除所感染的病毒);同時,腸胃因受了風寒,或長期飲食冷凍、寒涼、缺乏澱粉質食物,導致腸胃長期多風、多氣,繼而導致腸胃長期有脹滿感的人。
因腸胃長期脹滿,導致人體的血糖長期處於低下狀況。此時,若人體某處再受了風寒(病毒感染),則會令該部位的神經細胞因缺乏葡萄糖而失去正常的運作能力,就出現了中風的表現。
(人體血糖高低的需求,並不是西醫所說的那錯誤標準。人體血糖的高低需求,當因應個別人的神經細胞被風寒(病毒)所傷的程度(也就是個人神經細胞的健康狀態),攝取血糖進入神經細胞的能力而定。所以,血糖的高低標準,當是因個別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而定。)
中風的類別:
1. 最嚴重的中風就是猝死。這種中風的原因是因腦幹激活區(RAS)受風寒嚴重,或胃部嚴重痙攣,導致血糖急速下降,繼而導致神經細胞內血糖耗盡而停止運作(死亡)。
2. 其次是昏迷性中風。這種中風的原因跟(1.)的原因是一樣的,只是胃部只是出現了嚴重的脹滿,並非嚴重的痙攣。
3. 其次是沒有昏迷的半身麻痺、癱瘓。
4. 最輕微的就是局部手腳或器官的運作失常。
(由於不同人有不同部位受風寒的情況,所以,中風時出現的病症也有差別。這就是為何有些人中風時會出現大小二便失禁的原因。)
從臨床上觀察的結論,就是中風的預後與其腦部的血液循環是否出了問題,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有些病人腦部的瘀血並沒有消散,但卻能快速的恢復正常活動;相反,有些病人的瘀血已減少,或已消失,或甚至從未有過,卻是仍然處於癱瘓狀態。
為何會是如此?
其真正的原因在於血中的血糖量是否足夠供應受了風寒的神經細胞使用。
中風昏迷的病人為何要先救醒過來?
人若昏迷了,也就是表示其腦幹激活區處於不活躍狀態(其原因最常見於缺乏血糖供應)。當腦幹激活區(RAS)處於不活躍狀態時,人體整個中樞神經系統都會處於不活躍狀態,也就是說,處於低血糖情況下的中樞神經細胞更加無力攝取血糖,會出現更快壞死的情況。所以,能夠盡快救醒過來的病人,其預後的情況遠比長時間昏迷的病人更佳。
所以,要治療中風,最重要的關鍵是提升人體的血糖,提升人體神經細胞內葡萄糖的供應。
為何過往的中西醫治療中風都是無效?
其原因在於過往的中西醫根本不曉得中風的病因何在,不知病因的治療,就是胡亂治療,縱然有療效,也只是“撞彩”而已。然而,卻耽誤了絕大部份中風病人的病情,令這些病人無翻身之日。
總括而言,要預防中風的出現,必須要:
1. 預防風寒。
2. 保護腸胃的健康,盡量減少腸胃生氣、脹滿。
3. 要以澱粉質和糖分作為主要食糧。
易龍 13/08/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