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不同的病證

 不同的病證



中醫學所說的外感,就是今天西醫學所說的病毒感染,其中常見的包括了傷風、感冒、鼻炎、咽喉炎、肺炎、肝炎、腎炎、尿道炎、肌肉炎、神經炎、腸胃炎皮膚炎(皮疹)、帶狀疱疹、唇瘡等等。


到底,這些病毒是來自哪裡?


這些感染人體的病毒都是來自人體自身的細胞內。這些來自細胞內的病毒,絕大部份是自出娘胎就從母體得到的,小部份由輸血、性行為、蟲媒、器官移植、不潔醫療儀器等有體液接觸的途徑傳染得到。


寄居在人體的病毒是必須寄居在人體的細胞內,藉著人體自身的基因複製平台為其製造新一代的病毒。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不會對細胞內的病毒進行攻擊,所以,病毒在細胞內是不會引發任何免疫反應,也就是說不會導致發炎,人體暫時不會出現有甚麼明顯不適的表現,也就是說沒有病痛。

然而,當這些病毒在細胞內的時間長了,所複製的病毒及其蛋白質越來越多,日積月累,則會嚴重阻礙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導致細胞最終停止運作。這就是人體衰退、老化、死亡的過程和原因。



病毒,本是寄居於人體的生物(一條生物基因),其目的是在求存活,令其自身的物種可以源源不絕的繁衍下去(這是所有生物的天生目的)。所以,病毒的生物結構中,有一天生的求生設計,跟所有生物一樣,就是在感覺到生存環境變得惡劣或有危險時,就會作出逃亡的行動。而病毒的逃生反應,就設計於其病毒自身的複合酶的活躍性對人體溫度變化的敏感度。因為,人體溫度的下降,表示著人體面對著死亡;而人體的死亡,就是對寄居於人體內的病毒造成最大的危機。



當人體受了風寒,也就是體溫下降,在細胞內的病毒就會即時活躍,大量增加病毒的複製,並將其釋出細胞外。這些被釋出細胞外的病毒,若在較正常免疫力的人體,則會觸動人體的免疫反應,也就是發炎。


【黃帝內經·素問03】: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黃帝內經·素問56】: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



為何所有人都在同一環境下,受著同樣的風寒,為何不是所有人都得到同一的疾病?


在臨床上的表現確是各人都有不同的嚴重性、症狀、不同的發病部位、不同的痊癒時間、不同的患病結果。


為何同一種病毒感染,會出現不同的病況、不同的患病結果、中醫學所說的不同證型?


原因如下:

1. 每次當人體受風寒時,其受風寒部位的所有病毒都會被激活、被釋放出細胞外;並非如西醫學所說,只有一種病毒被釋出(也就是單一的病毒感染)。

只有一種病毒被釋出的說法,只是西醫對病毒感染的無知、錯誤的說法,更有些是另有居心的虛假說法。


2. 每個人保暖的不同。


3. 每個人整體或不同部位所寄居病毒量,自自出娘胎以來都有所不同。


4. 每個人的免疫力都有差別。

a)免疫力低下的人,就算病毒大量釋出,其人也未必會出現發炎的表現(生病),縱然在天氣回暖的情況下。

b)免疫力中等的人,其人或會即時出現發炎的表現,或待天氣回暖時才會出現發炎的表現(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溫病”),其原因是本身免疫力不足,需借助天時之利才能發病(發炎)。

c)免疫力好的人,其人會即時出現發炎的表現,其症狀表現最為嚴重;然而治理得當,是最快痊癒的。這些病人,若給一般中醫醫治,都會診斷其為風熱外感證型,給予清熱治療,導致免疫力越治越差,病症纏綿難癒,或甚至死亡。


5. 不同的治療方法。

西醫藥和中醫學的清熱治療,對病毒感染都是沒有作出任何治療,其作用只在於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令人體的發炎症狀消失而已。至於病人是否能痊癒、或半生不死、或死亡,只能聽天由命了。


6. 正確的診斷、治療。


7. 病者的生活起居、飲食。


【黃帝內經·素問35】: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所以,在正確的中醫學來說,一種病毒或不同品種的病毒,在不同的季節,是不會出現不同的外感證型;造成病者不同症狀表現的重點也不在病毒,是在於病者自身的免疫力(衛氣的強或弱)。



不是說病因有風、寒、暑、濕、燥、火嗎?


【黃帝內經·素問74】: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寫之,虛者補之。」


“百病之生”與“百病之始”是有不同的。


“百病之生”是說疾病的生成(也就是發炎)在於風、寒、暑、濕、燥、火。


風寒不但是“百病之始”,同時也能直接導致人體生病(發炎);其重點在於人體的免疫力是否足夠。


若免疫力不足者,也只能借助天時來生病(發炎);也就是借助暑、濕、燥、火這些溫熱的天時來提升人體的免疫力,繼而出現發炎(生病)的情況。但這些人的發病,其條件是必先受了風寒,病毒已釋出細胞外,只是因免疫力低下不能發病而已。所以,風寒也是“百病之始”。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中醫學的“不足則補,有餘則寫(瀉)”,並非教導醫者胡亂清熱。


所謂“有餘則寫”是指將郁結的熱(陽氣)疏導散去,並不是要醫者去減少陽熱產生的源頭。

要瀉郁熱,跟治水是同一道理,當疏理河道,順其勢而瀉之;而在人體則當順從人體散熱的機理而散之,使人體的散熱機制恢復正常,可以不斷的正常運作。


【黃帝內經·素問60】: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鍼治之,柰何。

歧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



傷及人體散熱機制的又是甚麼?


人體的散熱機制只會被風寒所傷,導致調控散熱機制的神經系統出現問題,才會最終導致郁熱。

所以,其最根本的治療就是驅散風寒,並不是清熱。



易龍           27/07/2023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西醫學那裡合乎科學

 西醫學那裡合乎科學



如果西醫在搬的龍門是自己行內的事,就由這班沒有科學、沒有邏輯、見錢開眼的人自己找死吧。

然而,西醫所搬的龍門,是在愚弄民眾,在拿民眾的健康、性命為兒戲、為搖錢樹。


西醫學既然喜歡說實驗結果,喜歡說數據;今天,就讓大家看看甚麼是實驗結果,甚麼是西醫的數據分析。



在新冠疫情前,有許多民眾還未發現西醫原來是如此卑劣的,尤其是那些醫學專家。然而,在新冠疫情中,西醫的卑劣則是原形畢露。


在接種疫苗這事情上,人家以色列以全國作為實驗樣本,難道還不夠樣本數量嗎?

西醫學不是說根據科學研究,有七成人接種了疫苗,就可以不再有該病毒感染嗎?

結果,是人家接近100%的人都接種了疫苗,依然是通國都仍然有大量感染。在香港和其他地方也是同樣的結果,就是病毒感染率由頭到尾都與疫苗接種率無關。

這時,西醫就再將龍門搬到減低嚴重性的門前。

要減低病毒感染的嚴重性(也就是發炎),西醫為何不強逼市民服食消炎藥或類固醇?


在分析病毒感染途徑上,專家更是分析得神化迷離,完全無科學可循。這種神話般的分析,就是西醫科學化的表現嗎?


說到病毒源頭,更是令人摸不著頭腦。如果說這新冠病毒是從香港專家口中出來的,這種說法要比說從野味中得到的更合乎科學和可信千百倍。


不過,最難得是民眾。任由這些專家如何搬龍門,這些民眾都是絕對相信這些專家所說的每一句話。難得呀!



西醫說吸煙是導致肺癌的元兇。

這話可信嗎?

俗語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如果吸煙真的是導致肺癌的元兇,為何戒煙,甚至半禁煙都進行了四五十年,為何到今天,肺癌仍然是香港癌症的第一位。

難道這不是實驗的結果嗎?

煙草,真是肺癌的元兇嗎?

當日做實驗和分析實驗結果的人,真的可以完全信賴嗎?

這些做實驗的西醫,跟新冠疫情的專家有差別嗎?

歷史以時日證明了,以前許多的所謂科學實驗都是有問題,或是數據和因素的分析有謬誤的。



西醫說食糖是導致高血糖(糖尿病)的原因。

這話可信嗎?

跟戒煙一樣,民眾受西醫學錯誤的醫學資訊洗腦,少糖少鹽,甚至戒糖戒鹽,都已有三十年。

為何到今天,仍然有大量人患上糖尿病?

這些患上糖尿病的人,大部份都是少糖少鹽之人,但為何仍然會患上糖尿病?

這就是實驗的結果。

為何當民眾看到這結果時,完全不懂反省,自身已是少糖少鹽,為何還是患上糖尿病,為何糖尿病還是越治療越嚴重?


難道現代人真的已被錯誤的資訊徹底洗腦,成為了只懂聽取專家說話的行屍走肉?



在臨床上,西醫學給民眾的錯誤洗腦訊息可是多不勝數,根本就沒有一事是合乎醫學科學,可以用正確的科學邏輯向民眾說明前因後果,更不要說能防病或治病。


就以上三個擺明在眼前的實驗(接種疫苗防感染、戒煙防肺癌、少糖防糖尿病)來看,最終得到的實驗結果是:

1. 在超多的臨床數據上顯示,接種疫苗是防不了病毒感染的。

2. 在長時間和超多的臨床數據上顯示,戒煙是防不了肺癌的。

3. 在長時間和超多的臨床數據上顯示,少糖或戒糖是防不了糖尿病,也治不了糖尿病。


根據以上真確的臨床數據分析,防病毒感染不在於接種疫苗,防肺癌不在於戒煙,防糖尿病不在於少糖或戒糖。這就是正確的臨床實驗數據分析,是完全乎合現實、科學邏輯的數據分析。

但為何從來沒有專家說出這些正確的數據分析結果?


防病若是讓真正的病因每天都陪伴著你,相反,讓那些令人體健康的因素被移除,這不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嗎?


就以上三個實驗的結果來說,西醫學根本就一點也不合乎科學邏輯;相反,還以錯誤的資訊洗民眾的腦,為民眾帶來痛苦的疾病。



易龍            17/07/2023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生蛇

 生蛇



生蛇,到底是甚麼疾病?


生蛇,在中醫學稱“蛇串瘡”,西醫學稱“帶狀疱疹”,是皮膚疹的一種,屬“疱疹”類型疹(就是其疹的形態是水泡狀,裡面包含著液體)。


是甚麼原因導致“帶狀疱疹”的出現?


人體皮膚上的疹,包括疱疹和濕疹,都是由病毒所導致。“帶狀疱疹”的主要導致發病的病毒是疱疹家族中排行第三的帶狀疱疹病毒。

所有疱疹病毒所引發的皮膚疹,都是疱疹(水泡型)。而這些疱疹,也是人體常見濕疹的一類,並不局限於帶狀疱疹的形態,或唇瘡,或發於性器官的部位。


疱疹病毒被西醫學稱為“神經病毒”,其原因在早期發現時,大多數與神經性疾病有關連;然而,人體中的所有寄居的病毒,絕大部份都是寄居在神經細胞內。


當人體某部位受了風寒,也就是體溫下降;在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就會活躍釋出細胞外,這些釋出細胞的病毒也就是異性蛋白,會出現跟接種疫苗的同樣結果,就是觸動、激活了人體的免疫系統(若免疫力不弱的),對細胞外的病毒作出清除行動;這一行動就是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令那部位的細胞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現象;在皮膚,這發炎表現就是各類“疹”的表現。


為何是“帶狀”的形態?


這種形態的疱疹表現,只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這些帶狀疱疹病毒並不是從神經末端隨機進入神經細胞的,這些病毒是來自中樞神經系統源頭。只有從中樞神經系統散播出來的病毒,才會有系統地,或是局限於某部位地,或是對稱性地出現。也就是說,若是疱疹以帶狀形態有規律地出現,實質就是一種西醫學所說的“類風濕病症”,跟紅斑狼瘡、銀屑病等並無分別。


所以,生蛇的病因跟外感風寒(感冒)是一樣,就是因受寒令病毒活躍所致。因此,醫治的方法跟治療感冒是一樣的,就是溫裡散寒(提升人體免疫力),清除所有細胞外的病毒。


為何生蛇會導致神經痛?


由於疱疹病毒由神經細胞釋出,病毒的受體對神經細胞的受體有較高的黏附性,故經常導致神經發炎。神經痛,就是神經發炎的表現。


那些長期神經痛的病者,根本就是患上西醫所說的類風濕病;只是其慢性發炎的組織是神經細胞而已。


這些疱疹病毒,跟新冠病毒一樣,是人類自出娘胎就從母體得著,並不是外來傳染的。所以,接種疫苗有用嗎?


不要受風寒,才是最實用的防禦病毒感染方法。



易龍           12/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