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果實的功能

 果實的功能


一般人對果實(水果)的認知,其生長在大地上的功能就是給人類作為食物。


如果你是這樣的思維,無論是有神論或是無神論的人,都是大錯特錯,被人洗了腦的錯誤思維。


大地上,有小部份的果實,其中的附屬功能就是給人類作為食物;但是,在真實的生物世界中,果實的真正功能有二:

1. 保護未成熟的植物種子。

2. 作為已成熟植物種子的播種工具。(作為其他動物的食物,只是這一功能的附屬功能。)


在一個要自我生生不息的生物系統中,對植物來說,果實的正確功能,就是以上兩大功能。所以,是否適合大地上某種動物(包括人類)作為食物,都是必須符合以上兩大功能為準則,才能對植物和為作為食物的動物帶來最大的益處,使動植物在生物圈中作出最大的互利共生作用,維持著生物系統自我的生生不息。


這也是中國古人觀察到天地中偉大的哲學思維。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未成熟的種子,是不能生長出植物強壯的後代,所以,必須給予保護,避免在成熟前被動物食掉。而植物保護未成熟種子的方法,也就只能施毒(酸、苦、辛、澀的化合物)。所以,未成熟種子的植物果實,對所有動物來說,必定是有毒的。


這些毒物是甚麼?


這些毒物就是不同的果酸,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人類所認識的維生素C;其他的有植物碱、植物甙等等。由於這些未成熟的果實充滿了各種的有毒化合物,所以,可以作為藥物,用以治療疾病。


越是未成熟的果實,其毒性越大,枳實和枳殼,青皮和陳皮就是好的例子。


當種子成熟時,果實也隨之變得成熟香甜。這時,像維生素C這些植物酸都會被果實內的生物酶轉化為糖分或其他的物質;果實的植物纖維也會被分解成為糖分或溶解。此時的果實會有明顯的顏色轉變,發出香甜的氣味,吸引周圍適合的動物前來食用,藉以為植物播種。


而不同果實適合那種動物食用,在植物種子天生的大小和播種的方式上已決定了,也不是任何動物(包括人類)可以改變的天然生態規則。


俗語說得好,“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

一隻雀鳥尚且知道要吃成熟的果實,為何人類就沒有雀鳥的智慧?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吃未成熟的果實,實質就是在服食藥物;其分別只是在服食寒涼的藥物,或是溫熱的藥物而已。



易龍         05/02/2024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