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甚麼新藥

 甚麼新藥



西藥治療病毒感染的機理在哪?


西藥治療病毒的機理有以下:

1. 抑制人體免疫系統

2. 抑制病毒複製

3. 抑制病毒釋放出細胞外

4. 病毒疫苗

5. 干擾素

6. 丙種球免疫蛋白



《1. 抑制人體免疫系統》


藥物:

消炎止痛退燒藥、抗組織胺(收鼻水、抗敏感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抗類風濕藥等)。


這些藥物的作用是抑制或干擾人體的免疫反應,使人體的發炎反應(紅、腫、熱、痛)消失。發炎反應就是人體免疫系統清除細胞外病毒的反應,也就是西醫口中病毒感染的發病。


這類藥物不但沒有幫助人體清除病毒,相反,透過抑制人體清除病毒的發炎機制,幫助在細胞內的病毒更活躍繁殖,在細胞外的病毒更橫行擴散入侵更多的細胞。



《2. 抑制病毒複製》


藥物:

所有阻礙病毒基因複製藥物,其中包括了無環鳥苷、抗肝炎病毒藥物、抗愛茲藥物、瑞德西韋、帕克斯洛維德(輝瑞新藥)等等。


這類藥物沒有殺滅或滅活或清除病毒的功能,其真正的作用只能暫時減少細胞內病毒基因的複製。在藥效過後,病毒依舊回復其原本複製的速度。


這些藥物在抑制病毒基因複製  的同時,也會抑制干擾人體細胞的正常活動,因為人體的基因結構和複製機制跟病毒並無差異;結果,對人體細胞組織的功能造成損害。因為細胞組織功能的損害,令人體的免疫系統減弱,使人體出現服用了苦寒中藥後的表現。  


世上所有的抗病毒藥物都是一樣的藥理,就是離不開抗病毒RNA的複製和複製組合,A、C、G、U 這四個基本單位。尤其 U 是所有抗病毒藥物針對的重點。




為何只選擇 U ,而不選擇A、C、G?


因為A、C、G也是所有生物DNA的基本結構單位,若用上這3個,將會對人體的DNA造成嚴重難以估計的破壞。


難道 U 這個單位不會對人體的RNA造成破壞嗎?


答案是會對人體的RNA造成破壞的。

但藥廠認為對人體的RNA造成破壞並不是問題,只要能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機理和目的,又可以牟取暴利,就可以了。這一原則跟推出mRNA 這毒疫苗是同一的歪心。


RNA是人體所有活動不能缺少和偏差的最重要因素。若人體的RNA結構被抗病毒藥破壞,對人體的思維和所有器官組織的活動能力,將會造成難以評估的災難;縱然是否是永久性效果。


既然先前的抗病毒藥物跟現在新的沒有差別,為何老是要推出新的?


這就要歸咎於某政府與某藥廠合謀,以及某藥廠在新藥專利權能牟取更大暴利的出發點上。(這就是同一種藥物,當專利權過後,藥廠就會在原本的結構上修改些少,成為有專利權的新藥。同時,也會公布大量舊藥的不足之處或不良的反應。)


所以,藥物是否真的能治療病毒感染,疫苗是否能夠預防病毒感染,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否能合理地欺騙民眾,牟取暴利。



《3. 抑制病毒釋放出細胞外》


藥物:特敏福。


這類藥物在暫時抑制有流感病毒相同結構的病毒釋放出細胞外,但卻不能阻止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也不能阻止已釋放出細胞外的病毒再次入侵細胞。


由於大量新複製的病毒不能被釋放外出,大量病毒堵塞在神經細胞內,阻礙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在藥效過後,更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病毒被釋出。若在神經細胞周圍,則會污染大量神經細胞,導致急性神經炎。若這情況,在短時間內發生在普通細胞,則有可能導致急性組織或器官衰竭。



《4. 病毒疫苗》


這類藥物只能防止單一病毒外來的感染,若病毒已存在人體中,疫苗就是多餘的廢物。而長期接種單一種病毒的疫苗,會令人體虛耗大量免疫資源在單一種病毒上,失去對抗其他病毒的資源和能力(人自出娘胎,身體中就帶有一百幾十種病毒。這些病毒都是從母體中得到的,就如寨卡病毒和風疹病毒等。),對人體造成更大的病毒感染傷害,或是更容易造成死亡。


https://yiklung004.blogspot.com/2022/02/blog-post_6.html?m=1


https://yiklung004.blogspot.com/2022/02/blog-post_9.html?m=1



《5. 干擾素》


這是人體免疫系統抗病毒的成份。



《6. 丙種球免疫蛋白》


這是人體免疫系統抗病毒的成份。


(5.)(6.)本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成份,對對抗病毒是有益無害的。然而,這些製劑若然是血液提取物,就難免會受到病毒的污染,而導致那些接受治療的人受到病毒感染。


在歐洲,有許多血友病病人因接受了來自美國的血液產品凝血因子治療後,感染了愛茲病毒。



從藥理上看,西醫藥是擺明治不了病毒感染。為何香港政府不採用正確的中醫藥給病人治療?偏要選擇那些在科學層面已擺明對人體有害,價錢昂貴,又沒有療效的西藥。

香港的西醫執政者到底居心何在? 

真的以科學理據給病人最好的治療嗎? 

市民自己看看便可知曉。


然而,清熱的中藥,其治療藥理跟以上西藥是類似的;只是其濃度不及西藥,那副作用的表現也不會太強烈。跟西藥一樣,都是在削弱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等待病毒鑽進細胞後,發炎反應自動的消失。

如何正確和適當使用中藥的清熱藥,請熟讀【傷寒論】;同時,也細心思考一下,為何張仲景在未用【傷寒論】中的處方治療前,為何給族人治療了十年,居然死了七成人。到底錯在那裡?這是為醫者不能不知曉和思考的問題。不然,只會為禍蒼生。


世上能夠治療病毒感染的,只有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燒,是免疫系統重要的成員。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有正確的中醫藥才能激活和加強,使人體可以自我進行治療,達到最有效,又沒有副作用的治療。


https://yiklung004.blogspot.com/2022/02/blog-post_25.html?m=1



易龍        17/03/2022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蔬果有毒嗎

 蔬果有毒嗎



吃蔬菜、果子健康嗎?


這不是一個有簡單直接答案的問題。


要正確明白這問題的答案,必須要先明白以下問題:

1. 果子有何功用?

2. 動物吃果子的目的何在?

3. 有生物願意給其他生物吃掉嗎?


若不先弄清以上三個問題,只是跟隨西醫學營養學家所說的盲目吃蔬菜、果子,必定是有害無益。



《1. 果子有何功用?》


果子的最重要目的,是給植物傳宗接代,世代不斷繁衍下去;因為植物也是生物,是天生求存活的本能。


若然人類不明白這一點,吃果子必然成為人類的害處、禍患。


果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結構組織,只有成熟健康的種子,才能有健康的後代。為了要確保有成熟健康的種子,果子就成了不能缺少的保護設計。


在種子未成熟之前,所有果子都是充滿毒素的;因為植物不能走避,只能用毒驅嚇動物。


甚麼是蔬菜、果子的毒素?


植物有五味,就是甘甜、酸、苦、澀、辛辣。


甘甜,就是澱粉質。是動物的食物,不是毒素。


酸、苦、澀、辛辣都是毒,是用以驅趕嚇動物的。

酸、苦、澀是寒涼毒素,以植物碱、植物酸為主;辛辣是溫熱毒素,以揮發油、神經毒素為主。


甚麼是寒涼毒素,甚麼又是溫熱毒素?


中國古人根據人類服食植物後外在表現的客觀觀察,凡抑制神經系統活動的,分類為寒涼;凡提升神經系統活動的,分類為溫熱。


世上所有的動物,都受著寄居在動物體內的病毒控制著其衰老、死亡的速度。而這些寄居在人類細胞內的病毒,在天然的規律設計中,只有高體溫能夠減慢或抑制其繁殖的速度,使動物得享天年。


可是,人類是世上唯一沒有厚厚皮毛的哺乳類動物。每天也只有受著不同程度的寒涼,而導致體內的病毒活躍繁殖。所以,人類要處理的問題只有保暖禦寒,提升自身的體溫散寒,以抑制體內病毒的活躍性;並沒有清熱的本錢。


現代市場上所有的果子,都是未成熟的果子,所以全部都帶有大量的毒素。而這些果子的毒素,絕大多數都是寒涼的酸、苦、澀味。


在未成熟的果子酸味毒素中,維生素C是其中一種主要成份。所以,當果子成熟時,維生素C就會全都被轉化為糖分,成為吸引動物的甘甜食物。



《2. 動物吃果子的目的何在?》


果子,不是單為了給動物作食物而存在的;動物與植物的關係是互利互存的共同體。其關係是植物提供養活的果子給動物作為食物,而動物在吃果子時給動物散播種子。


為何世上有不同的大小果子和大小不同的種子?


這跟花朵有不同的大小和形態是同一的道理。


就是不同大小和形態的花朵,是給不同的途徑和動物傳播花粉的。

有些花是以風力傳播花粉的,就不會有花蜜的存在。

有些花是以蜜蜂類傳播花粉的,就會有大開放型的形態。

有些花是以蝴蝶類傳播花粉的,就會有長而狹窄、管狀型的形態。


這些不同大小和形態的花朵設計,目的就是要確保花粉的傳播,能夠生成下一代的種子。


同樣的道理,世上不同的大小果子和大小不同種子的設計,目的就是要確保種子的散播。


種子是否能夠散播,對植物重要嗎?


種子是否能夠散播,對植物來說,是絕對重要的生存因素。因為植物本身是沒有移動的可能。


在種子未成熟之前,植物會以有毒的果子保護種子,避免受到動物的傷害。然而,當種子成熟後,植物則會以香甜的氣味,或鮮豔的顏色吸引動物前來進食果子,令到該植物的種子得以散播開去。


植物的種子若不是透過動物進食果子散播開去,則會掉落原地。為了不造成太過密集生長,導致植物缺水、缺養分;那些掉落原地,又未經過動物腸道消化的種子,是不能長出新的植物來的。那植物就會斷了後代而絕種。


在大榕樹和桑樹的地面上,縱然是掉滿了成熟的果子,其種子也不可能生出新的植物來。只有那些在雀鳥糞便排出來的種子,才能生出新的植物來。所以,許多榕樹或桑樹都會生長在牆頭或牆壁上。


由於不同植物以不同方式,或不同動物散播種子;所以,縱然是成熟的種子,其果子或種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尤其是果子的外皮含最多的毒素。


豆莢類的種子,因其散播種子的方法以爆彈式,不需倚靠動物,所以其豆莢和種子都帶有毒性。大部份煮熟的豆類只能減少其毒性,並不能完全消除毒素。


動物在進食果子後,細小的種子必定會被一同吞下去,由糞便中排出。糞便就是種子的肥料,令種子有足夠的養分成長。所以,細小種子的果子,是為雀鳥而設的,並不是為人類這些大型動物而生長的。因為大型動物在同一時間可吃下過百顆的種子,若這些種子在同一堆糞便的範圍內成長,對植物來說,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縱然是雀鳥在同一次吃下去的種子數目不多,為了將種子盡量分散排出,這些細小種子的果子,基本上都帶有毒性,而大部份都是寒涼瀉下的毒素。如香蕉、火龍果、奇異果(獼猴桃)、桑椹子、西瓜等。



蔬菜、果子的五色並非如一般人所說,五色配合五行。事實上,蔬菜、果子的五色非但沒有配合五行,更不是配合五藏(臟)。因為說這些說話的人,根本就不明白【黃帝內經】,更不明白甚麼是“五藏”。


【黃帝內經】所說的五味入五藏,實質上是指五味對不同神經功能的影響。


甘味入脾:

以澱粉質為人體能量生存的根本。

由於甘味的澱粉質是神經細胞和其他細胞的能量來源,所以,所有甘甜味都被列入補氣之物。


鹹味入腎:

以鹽為人體神經細胞運作的根本。

由於鹽中的鈉和鉀是神經細胞產生神經脈衝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所有鹹味都被列入補腎之物。【黃帝內經】所說的腎藏,是指神經細胞本身;因為神經細胞就是人體之本。


紅色、橙色、鮮黃色,基本上是用來吸引雀鳥,警示人類的顏色。所以,錯誤理解了蔬菜、果子顏色的意義,會為自己帶來自殘的禍患。



《3. 有生物願意給其他生物吃掉嗎?》


世上除了人類是自殘的生物,所有生物都是求生存的,其中包括了最微細的生物---病毒。所以,沒有生物是願意給別人吃掉的。植物給動物作為食物的原因,除非透過被吃的過程中,可以散播種子或生長出新的植物來;不然,植物必定是含有毒素,用以逃避被吃掉的結果。


所以,蔬菜所含的毒素,不會少於未成熟的果子。


蔬菜和未成熟果子含有的毒素,就是藥物的用途。這就是中醫藥形成的理論,也是醫食同源的原因所在。所以,吃錯了蔬菜、果子,並不是吃錯了食物,是吃錯了藥。後果嚴重!




易龍         1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