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多飲水真的有益身體嗎

 多飲水真的有益身體嗎



那些叫人多飲水,說對身體有益,說可以增加身體排毒的人,根本就是不慬人體生理學,不懂人體生理化學,不懂醫學,更不懂甚麼是毒的人。


這等人說少句話,就是造福了蒼生。



首先,說說甚麼是毒。


一般人(和大部份醫療專業人員)所認為的毒,就如一氧化碳、青化合物(山埃)、砒霜等等,只要少量就能令人死亡的東西。


事實上,對人體來說,真正的毒物,就是能夠阻礙人體細胞內的化合過程進行,導致人體細胞不能正常運作、癱瘓,甚至最終令細胞死亡,導致人體死亡的東西。


在人體細胞內的化合過程,若要正常、有效的運作,必須有以下條件:

1. 酶的正常運作

2. 足夠的溫度

3. 適量足夠的化合物原料(如糖、氧)

4. 移除、處理化合產物(如ATP、水、二氧化碳)的速度


糖 + 氧 ----- 酶 -----> ATP(能量) + 二氧化碳 + 水


所以,凡阻礙到以上化合過程正常運運作的東西,都是毒物。其程度只在於要多少量、快或慢令人體死亡的差別。


不但過多的水有毒,過多的氧氣,過多的糖,過多的鹽、過多的鉀、過多的鐵、過多的鈣等等,這些人體必須賴以為生的東西,都是對人體有毒的。


事實上,過多的纖維都是毒,是可以慢性地拖垮人體的。這一機理,有機會再說。


過多的水或其他物質對人體來說,都是毒。這不是中醫學說的,是西醫學證明的事實。


在香港,過往都有不少嬰兒因餵食過多的水液,導致中水毒入急症室,這是電視新聞報導的公開事實。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成年人每天都因為飲水液過多,出現或輕或重的水中毒。只是在絕大多數無知的西醫腦海中,水是不會對人體有害的;因此,縱然查不出有明確的病因,也只會診斷為不知病因,從不會懷疑到水中毒。


水過多中毒常見的症狀:

疲倦乏力

尿多而頻

水腫

食慾不振

等等


由於水是人體的容液和化合過程媒介,出現水中毒時,同時也必涉及其他物質。



水如何會導致水中毒?


水,在人體中是化合物溶液,是所有生化學程序的媒介。

作為溶液和媒介,水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化學程序的進行。


謹記 !!!

由於水本身並非直接阻礙人體生化學過程進行的東西,所以,其分量超過或少於人體所需要的最佳量,都可以出現水中毒的情況。


水影響人體生化學過程進行,導致人體出現中毒的原因如下:


1. 過多或過少的水液,可以直接影響電解質的濃度,其中如鈉、鉀、鈣、鎂等。


這些電解質的濃度,可以直接影響或改變酶的功能或結構,導致細胞內的生化過程失常,甚至於停頓。因此,導致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出現神經系統的癱瘓,嚴重者導致死亡。


2. 過多或過少的水液,可以直接影響體液的酸碱度。


體液的酸碱度,可以直接影響或改變酶的功能或結構,導致細胞內的生化過程失常,甚至於停頓。因此,導致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出現神經系統的癱瘓,嚴重者導致死亡。


3. 過多或過少的水液,可以直接影響化合物的濃度不足,或過多而走向一些不需要的化學程序,產生一些影響正常化合過程的物質。


4. 過多或過少的水液,可以直接影響化合產物的濃度不足,或過多而影響正常化合物的產生。


還有其他多不勝數的原因,若要一一說明,必須寫書不可。


就以上4方面,可以看到水的多少,是可以影響細胞內酶的結構,化合物的濃度,繼而影響細胞的活動能力和功能,營養物的供應,廢物的排泄,最終可以導致細胞癱瘓而死亡。



人體如何決定水液的最佳分量?


人體內體液的濃度是有特定的,其濃度就是等同0.9%鹽水(normal saline )或5%萄葡糖水(D5)。只要神經系統(腦下丘)偵測到血液濃度偏離開正常濃度,若濃度過過,則提醒人體喝水;若濃度過低,再加上血壓檢測器的訊息(血壓不低於人體的需求),則出現排水的情況。


所以,人體是不應以自主性行動胡亂補充水液的。因為這樣的行為只會破壞人體,並不會為人體帶來好處或最佳狀態。



為何多飲水會導致胃寒?


其機理跟以上的解釋是一樣的,並不是沒有根據胡說的。這才是中醫學理論科學的表現。




易龍    09/09/2021










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甚麼是西方的健康飲食

 甚麼是西方的健康飲食



自從人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引進了能令人生病、死亡的病毒入了人體,保暖抑制病毒的活躍,成了人保健長壽的必要行為。


事實真的如此嗎?


你只要看看世上陸地上的動物,就可以明白我所說的話。


世上的動物,那一種的身上沒有厚厚的皮毛,縱然生長在非洲熱帶草原上的獅子、豹,身上都是穿上厚厚的皮毛,在炎熱的草原上追捕獵物。


難道人的生活環境會熱過非洲草原嗎?

還是人的身體比獅子、豹更為強壯?


當你看到這些現象時,你就會明白神為何用皮毛為在伊甸園中的亞當、夏娃造衣服。因為上帝沒有為原本不死的始祖身上披上厚厚的皮毛。


因為動物有高和穩定的體溫,可以抑制其身上的病毒活躍,可以使牠們有靈活的活動能力,也不容易發生病痛。縱然受了損傷,也有高速的癒合能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強弱,是病毒活躍或不活躍的訊息根據。

當免疫系統強時,病毒則會處於不活躍狀態;當免疫系統弱時,根據生物求存的規律,病毒則會活躍起來,大量繁殖,釋放出細胞外,以達到播散延續物種的目的;因為免疫系統低下的人體,表示了這病毒的家園有隨時倒塌的危機,再不利於居住。


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1. 體溫下降。

2. 吃喝生冷的東西。

3. 吃喝寒涼性質的食物。

4. 服用西藥。

5. 服食寒涼的草藥。

6. 驚恐、焦慮。

7. 營養不良。


西方社會近這幾十年間,民眾都生活在體溫下降、吃喝生冷的東西、吃喝寒涼性質的食物、服用西藥、驚恐、焦慮中,使人體的免疫力長期處於低下的狀態,導致人體中的病毒活躍,釋放出細胞外,污染全身的細胞組織。


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在新冠病毒未被檢測之前,沒有導致人體發炎(發病)的病毒檢測並不流行,所以病毒在免疫力低下的人體氾濫情況無人知曉;然而,當人玩這無聊的無病症病毒檢測時,則發現歐、美人仕身體病毒的氾濫,正如我所說的那麽嚴重。因為那些無病症的病毒檢測確診數據,就是病毒氾濫不折不扣的證據。


而事實上,不只是新冠病毒,你只要大量進行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風疹病毒、腺病毒、乳頭瘤病毒、疱疹病毒等等的基因檢測,同樣是可以得到大量沒有病症的病毒確診數據。


哪為何只針對新冠病毒,而不理會其他病毒?


難道其他病毒不會為人體帶來傷害和死亡?


你只要全面了解人體病毒的情況,是甚麼導致人體生病和死亡,你就會明白為何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何成了疫症。



由於西方人長期處於免疫力低下,人體長期處於病毒氾濫和污染,當人體的體溫有所提升或是吃了能提升免疫力的東西時,人體就會即時出現發炎狀況(紅、腫、熱、痛);這種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的發炎情況,就是西方人眼中的疾病;所以,服食消炎止痛藥、抗生素、或類固醇等抑制人體免疫力的藥物將發炎機制撤銷,紅、腫、熱(發燒)、痛也就隨之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將病治癒了。


中醫藥清熱的治療,跟以上是同一的機制。


隨之在飲食上也發生了改變。就是發現吃了生冷、寒涼的食物,可以令人體不容易出現發炎情況;最早被確定可以有消炎作用的東西就是維生素C。(其實當時的壞血病,就是牙肉出血,是今天中國人所說的熱氣而已。)


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的化合物,在未成熟的果子和植物本身含有大量。

這些酸性寒涼的物質,在天然界是植物用來自保和保護未成熟種子的毒物,卻被那些無知,不想人體發炎清除病毒的營養學家說成了抗衰老的超級物質。更有人因吃了大量維生素C可以達到消炎效果,錯誤認為是提升了人體的免疫力;事實上,這是消炎止痛藥和類固醇的效果,是抑制人體的免疫力而達到消炎效果。


另一方面,更因為維生素C容易被熱破壞,而提倡生吃蔬果。


事實上,以火來煮食,不但是要提升食物的溫度;另一方面是要以熱來破壞食物中的毒素(其中最重要的毒物就是病毒),也就是說,凡在煮食中容易被熱破壞的東西,都是毒物,都是人體不需要的東西。


所以,凡透過高溫煮食,如燒烤和煎炸的食物,都容易導致人體發炎(所謂的熱氣);其原因在於在高溫煎煮下,差不多所有寒涼有毒的物質都被熱分解,這種食物會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出現發炎的狀況。


飲食的目的不但是攝取基本的營養物,如蛋白質、澱粉質、脂肪;另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人體的免疫力,來抑制人體滿身的病毒活躍。


爬蟲類動物為何在低溫環境下要冬眠?


其原因在於這些動物身上帶有大量的病毒,若不能保持一定的體溫,是會導致病毒過度活躍,而導致死亡的。



結論:


西方的健康飲食,根本就是要維持人體處於免疫力低下的狀況,避免人體出現發炎的狀況。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05/09/2021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正確的飲食觀念(5)

 正確的飲食觀念(5)


世上所有的植物、蔬果,都不是只為人類而設,是為世上所有的生物而設。

人一定要有這正確的觀念,不然,只會害了自己,也破壞了整個大地。


飲食跟所有的道理一樣,就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這道理看似簡單,但世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明白,包括所有的西醫學專家。


甚麼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也就是順著天然大道理去飲食者,這人可以健康長壽;違背天然道理飲食的,這人必然百病叢生、短壽。


哪甚麼是人應該是人應該有的飲食道理?


人若要健康,必須明白以下的飲食道理:


1. 弄清楚人的飲食目的。

2. 飲食應該跟從人體的需要而進行。

3. 飲食必須要對人體無害。

4. 必須弄清楚甚麼是食物,甚麼是藥物。


以上四大道理,現今世代的人近乎無人知曉。每天的飲食,都全部背道而馳。


可悲的是人還以為自己是在進行健康的進食。



植物因為不能走動避開動物,所以只能用毒來驅趕動物。植物的毒就是包含在植物中的植物碱和植物酸。而其中一種常見的植物酸就是維生素C(ascorbic acid )。


這些植物碱和植物酸,就是草本可以成了草藥的根本因素。


人每天進食,除了攝取基本的營養(澱粉質、蛋白質、脂肪)外,根本上就是在吃藥物,給人體進行治療。因為你吃的每一種蔬果,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植物碱和植物酸。


人體的嗅覺、味覺和視覺,是人體揀選食物(藥物)的第一關卡。透過五味的感覺、嗅覺的感覺,或視覺的感覺,人體選擇適合治療人體不適的藥物(食物)而進食。這就是為何人每天胃口和口味都有所不同的原因。


不同植物的植物碱和植物酸,對不同動物的毒性表現都有不同。所以,其他動物適合食的植物或蔬果,人不一定適合食。


同樣,同一株植物不同的部位,其所含毒的濃度和種類都有所不同。一般的規律如下:

1. 表面的毒性強

2. 涉及植物生死的部位毒性強

3. 未成熟的果實毒性強

4. 種子的毒性強


而一株植物在不同季節時間,其毒性也有不同。

1. 在凋落前的葉、皮毒性強。

2. 剛盛放的花毒性強。

3. 未成熟的果實毒性強。


根據以上的規律,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選擇。

1. 重病,選擇適合寒熱性質,毒性強的藥物(食物)。

2. 一般常用飲食治療,選擇適合寒熱性質,毒性弱的食物(藥物)。

3. 作為食物,當選擇沒有毒的食物。


所以,選擇了錯誤的蔬菜、果子,根本就是吃錯了藥,豈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尤其是天天都吃錯了藥,不是天大的災禍嗎!


為何世上沒有營養過多的人?


中醫學的食物和藥物的寒、熱性質理論,是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每天都必須要有的知識。因為你若違反了飲食的寒、熱性質,就等同於吃錯了藥;輕者令人體輕微不適,重者可以重病,或是器官衰竭,甚至於死亡。


食物的寒、熱性質,對人體為何有那麼大的影響?


【聖經】為何以豬為不潔的食物?

歐洲人是吃生豬肉(火腿)最多的地方,他們有曾思想過【聖經】的說話嗎?


其實,如歐洲人一樣,每天都在吃生豬肉,不斷的在破壞人體的健康,還以為自己在享受人生。更可悲的是有些人跟從那些天殺的健康專家飲食;事實上,是在找“死”也不知道。


維生素C(ascorbic acid),在可靠的西醫學文憲是沒有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的記載。而在眾多的維生素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對人體是沒有明確功用的東西。


所謂缺了維生素C導致壞血病(scurvy)的說法,從現實上觀察,只是牙肉發炎(即是中醫所說的熱氣)的現象。由於維生素C性質寒涼,所以有清熱消炎的功用。而這一治療效果,不但是局限於維生素C,西藥的消炎止痛藥也有同等功能。


在天然的大定律中,世上的植物,都是求存活的生物。但植物不能走動逃避,為了阻止動物對自已的傷害,只能用毒。


在五味中,只有甘甜是無毒的食物,酸、苦、澀是寒性毒物,辛辣是熱性毒物;這些毒物雖然不至於令動物即時死亡,也為動物帶來不適感,都是要來驅趕動物的。


至於未成熟的果實,是要用來保護未成熟種子的。為了確保未成熟種子不受傷害,帶有毒性的果實是其保護。果實上的酸性寒涼毒素,主要就是維生素C。


然而,當種子成熟後,果實將會變成香甜,用以吸引動物採食,幫其播散種子。在這時的維生素C,差不多全都被轉化為果糖。所以,生果越是成熟,維生素C越少;擺放時間越久,維生素C也會越少,生果會越是香甜。這就是其中的天然大道理。


為何不同生果只適合不同動物食用?


在世上,不同植物有其不同的播種動物,這樣才能確保不同植物不會密集生長在一處。


因應需要不同播種的動物,種子的結構和大小,天生下來就有所不同;其原因在於便利於動物播種,同時又不被進食過程損壞了種子。


由於不同植物有不同動物的播種,果實的設計也因應播種動物而生成。結果,縱然所有成熟的果實都是香甜,在植物天然揀選專有播種動物的情況下,不同生果都帶有不同的小量毒素;這小量的毒素,如維生素C,只有適合其播種的動物食後,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或傷害。


以上的原因,就是不是所有生果都適合人類食用的真正原因。


上帝是要人管理世界,不是獨霸世界。人看世上的事物,都得以大自然的大定律去觀看,才不會出現自大無知,容易被那似是而非的道理蒙騙的情況。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02/09/2021